“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话毕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这实诚人做戏都做的这么实在,刘秀怕他真把自己撞死了忙叫小黄门拉过他来,让他向刘黄赔罪,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可董宣宁折不弯,他认为既无错如何要赔罪?
董宣不从,小黄门强使顿之。
跪地后又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董宣血流的满身都是,小黄门还真不敢逼迫的狠了。
这要不肯受辱发起脾气来去撞墙死了怎么办?
刘黄心如明镜,知道董宣不赔罪天子也不会拿他怎么样了。
只是当下到底气不过,问天子道:“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和女人哪能说通道理?
何况按刘黄来看,娘家兄弟就是依仗,如今她受了欺负刘秀却不给她出头,心中的委屈也是真的。
刘秀当下只能讪讪然笑道:“天子不与白衣同。”
董宣出后,天子令诣太官赐食。
宣受诏出,饭尽,覆杯食机上。
太官以状闻。
天子问宣,宣对曰:“臣食不敢遗余,如奉职不敢遗力。”
天子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亲大姐尚且如此,何况旁人?
因此建武十三年降爵时,宗室中没有一个敢抱怨不从。
但也有例外,也有让刘秀无视律法的例外。
刘良便是这个例外。
建武十一年夏,来歙与盖延、马成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
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
来歙有说降隗嚣,安定陇右之大功,乃国之重臣。
刘秀闻之大惊,省书揽涕,乃赐策曰:“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
当即使太中大夫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谥曰节侯,谒者护丧事。
丧还洛阳后,天子乘舆缟素率百官临吊送葬,亲自扶柩进城。
之后,公卿百官随之入城。
刘良的车驾和右中郎将张邯的车驾堵在了一块,刘良因张邯和他抢道恼火非常,令其旋车让道,又将管理城门的门候岑尊召去斥责,令其在道上磕头赔罪。
此事引起了朝野哗然,司隶校尉鲍永为此上奏弹劾刘良,他认为刘良虽是天子叔父,但也是诸侯藩臣。
既是臣,便没有责骂朝廷命官的权利,更没有令朝臣向其磕头的权力,这是对天子的大不敬。
可以说,刘良此举得罪了大半朝臣,更是对皇权威严的挑衅。
可刘秀不忍降罪于年事已高的叔父,含含糊糊就过去了,并没有任何处罚。
也正是因为刘秀待刘良的这份不同,让刘良始终没有做臣子的自觉。
去年冬天刘良到洛阳后,为挚友李子春向刘秀求情。
李子春曾为琅琊国国相,怀县李氏因此得势成为当地的豪强大户。
李子春孙子杀人了当地官府也不敢管。
赵熹任怀县县令后有感李氏势大追查此事,李子春的孙子被迫自杀,李子春也被捕入狱。
李子春求于洛阳宗室,赵熹因此越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