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声,道:“不能在这里弄剑鞘了,都需要什么,你说,咱们把东西搬到城外去。”
王铁匠尴尬的看了看烧火的大炉子道:“这火炉......”
高四丈,宽两丈,通体为泥石混搭,这个自然是搬不走的。
不过其他的就简单些了,几人分别运走了王铁匠的大铁锤,大铁毡,并且运了些木炭和火油。又取了王铁匠一个装满配件的铁匣子,这才出城。
城外寻了一处石洞,在董毅几人的努力下,半晚上一个和城内一般无二的大火炉就搭建了起来,然后几人便开始监工了。
制作剑鞘不比造好剑,虽然材料玄妙,剑鞘也可算是稀世之物,但毕竟折叠锻打的工序少了很多,不出一天,王铁匠便揉着发黑的眼圈,拖着疲惫的身体,将剑鞘交给了董毅。
董毅拿到剑鞘,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在王铁匠惊讶的目光下,扬长而去。
就这样放过他了吗?
其实王铁匠不知道的是,董毅已经在心中,有了其他计较。
不杀王铁匠,只是一个开始。
两天前飞鸽传书。仕子开始强势行动,联络各个散落的,在朝中的仕子,开始大量上书,弹劾宦官把持朝政,把持军权。
一天前飞鸽传书。皇上看了一份奏折,本不以为意,但奏折逐渐增多,说的均是此时,皇帝心惊,直至皇宫之外,在野仕子大量聚集,广论宦官为祸之事,皇帝终于决断。但,这一决断,却大跌世人眼睛,皇上先是警告朝中仕子,不得妄议宦党,紧接着,捕捉了一批在野声望较高的带头闹事之人。
天下再次振动,朝野再次沉寂,宦党之凶威,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真的没有人能扳倒宦党了吗?
于数个时辰前,董毅再次接道飞鸽传书,这封信,是尤军亲笔所写,他需要董毅协助了。
照尤军信中所说,江湖事,朝堂事,同时进行,有一边胜利,就可协助另一边成事,而现在,仕子们明显是危险的,那需要的,便是江湖中的胜利,进而影响宦官,并在朝堂取得胜利。
董毅对这想法只是笑了一下,哪有这样容易。尤军想到了他们在江湖胜利,协助仕子,怎没想到宦官在朝堂迅速胜利,反身调兵袭杀他们。
王铁匠是一个棋子,后面,董毅还需要更多的棋子,他已经看到了尤军的败相,他需要迅速动用其他手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