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是个什么样的宝贝,毕竟,能够让童话称之为宝贝的东西还真是不多呢。
“是舍利子。”
“舍利子!”三个一惊出口,刘思思和苏雨辰顿时张大了嘴巴。
“不但是舍利子,而且还是舍利子中最珍贵的一种,佛舍利。”
佛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
据传,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涅磐,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八万四千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子是从古印度传入到了我国,而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是就是古印度的阿育王。
公元前二百七十三年,古印度阿育王即位,随后他用武力统一了战乱频仍、小国林立的古印度,除锡兰岛与印度半岛南端外,其余皆入版图,并包括阿富汗的一部分。
阿育王使孔雀王朝达到极盛时期。
在统一战争中俘虏和战死了许多人,战争结束后,阿育王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转而反战并狂热地崇佛,他四处立柱凿壁,镌刻崇佛反战的敕文。
史载年迈的羯陵伽国国王被捕后宁死不屈,在囚禁中自尽身亡。
这件事给了血气方刚、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阿育王以心灵震撼,使他明白武力只能征服国土,并不能收服人心的道理,而且他在即位第四年就已皈依佛教并受灌顶之礼。
遂以幡然醒悟的姿态下令休兵,并颁布诏令,表示忏悔。
他宣布佛教为国教,在全国建起八万四千座寺塔,约在公元前二百五十三年在华氏城主持佛教史上第三次结集,编纂经、律、论三藏经典,统一认识,解决教派争端,为佛教的发展立下不世之功,被佛教徒尊为“护法之王”。
阿育王最值得称道的弘法之举是传法的跨国行动,他曾派大批佛教传教师到印度各地以及印度周边国家传教。
阿育王时代佛教已自恒河流域向周边扩散,传播到印度各地及南亚、东南亚诸国。
印度佛教传入首先传入我国西域,然后东传我国内地,再传蒙古、朝鲜、岛国等国。
“难怪这么像珍珠。”刘思思这段时间也不是总想着玩,自从跟童话合伙捡漏之后,她也没少查阅各种古玩的资料。
刘思思的印象中,柱状真身舍利子都是不规则的珠子,个头也不是很大,而童话手中这颗足有鸡蛋黄大小,而且几乎是正圆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