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
呼延灼知道兵败直接回去的话,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留下帮助宋江实现招安还能将功折罪。
后面,为了给自己完成任务提高砝码,呼延灼诈降同样忠于朝廷,但背景输给自己的关胜,给自己完成任务找到了一个好帮手,压下了林冲、鲁智深等人不希望招安的势头。
呼延灼并不是主动投降的,他忠心报效北宋朝廷的志向始终未变,即使是投降梁山也是以此行事准则的。
比如,梁山十面埋伏破童贯时,呼延灼单挑了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他手下留情,段鹏举是唯一突围逃掉的童贯麾下八兵马都监,用行动给朝廷传递了信号。
他和关胜都是宋江梁山马军五虎成员,从组织和武力上为招安创造了条件,顺利帮助梁山实现了招安,圆满完成了朝廷交给他的剿灭梁山的任务。
虽然水浒中没有交待其中细节,但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呼延灼家族应该没少在其中和朝廷沟通。
后面,征方腊归来,呼延灼完成朝廷招安梁山任务归队,“受御营指挥使,每日随驾操备。”从一方大员成为了皇帝行营守卫首领,是梁山中唯一提拔重用的武将。
想想看,如果朝廷不信任他,会让他当皇帝行营守卫首领?
最后,靖康之乱,呼延灼老当益壮,护驾抗金,破大金兀术四太子,出军杀至淮西,战死在抗金战场上,为他祖先打下的江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所以,可以说呼延灼是北宋朝廷的死忠粉,和凌震等人有着根本区别,而晁盖呢,他将来可以接受朝廷的招安,但也肯定会和朝廷翻脸。
如果晁盖招收了呼延灼,以后翻脸怎么办?
这些问题他不得不考虑,历来一个集团垮掉多半是从内乱开始,可以说,晁盖如果招了呼延灼,等于就是在自己的大本营安了一颗大地雷,随时有可能把他的梁山炸的稀碎。
呼延灼暂时不能招收,但不妨碍晁盖把眼光盯在了三山上,这可是一大块肥肉啊,他早就看的留口水了。
再说了,晁盖还想一统北方绿林界呢,像三山这种势力必须接收过来。
现在呼延灼自己来搅动,引出后面一系列的事,也算是呼延灼第二次为晁盖做贡献。
接到呼延灼率军准备攻打桃花山消息时,晁盖正和扈三娘在水亭中看月亮。
扈三娘想着刚打了胜仗,朝廷一时半会不会来找麻烦,可以先和晁盖把婚结了,正准备和晁盖说这事,时迁就派人来向晁盖报告此消息。
晁盖一看消息,大声连说了三个好。
扈三娘一看他表情就知道婚事没法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