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王诗晗。
“你不认识她?不是吧?”
“我不认识她很奇怪吗?难道你认识?”
“我告诉你吧,她叫王诗晗,以前是校队的随队记者,还有一个叫周莹的女生,是校足球队的经理人。”
“你知道得这么清楚?”
“这只能说你消息太落后。”
……
王诗晗又看了下时间,离早读还有三分钟了,她最后看了一眼这熟悉又陌生的球场,走下了看台。
《体坛周报》的编辑社,郑大伟正在接一个国际长途,从意大利打来的国际长途。
“你就放一万个心,你们那个‘闪耀欧罗巴’的专题现在已经印刷完毕,马上面向全国发售,不出两天,就可以让全国人民看到那四个中国球员的……我知道,我知道这是网络时代,但是没办法,中国国土面积这么大,报纸的发送也需要时间嘛……”
郑大伟说得激动了,唾沫星子都溅到了桌子上,周围的同事也回头看着他。
说完之后,郑大伟长叹一声,挂了电话,同事小孙就问他:“怎么了?是不是陈辉给你的电话?”
“就是他。老是在问我新一期的《体坛周报》在全国发行了没有。”
小孙笑笑:“哪儿那么快呀,中国又不是欧洲那些小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我也是这么给他说的。我估计那小子在意大利待久了,以为只要几个小时全国每个角落都能买到报纸了。”
“你也够辛苦的,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三个地方的报道都由你来汇总。”
“可不是吗?主编也真是,不安排两个人给我,害得我整天忙死。上一轮联赛那四个小伙子又同时爆发,弄得我更忙了。”郑大伟抱怨道。
小孙却说:“你知不知道很多人想像你这么忙都不行呢,你这样忙下去,以后升职加薪那是没得跑啊。”
郑大伟不否认,若不是这个信念支持着他,他才不愿意整天累到晚加班加点呢。
今天清早还没睡醒,他就先接到了王俊松打来的电话,要求做一个什么“闪耀欧罗巴”的专题;这会儿又是陈辉打电话来问他发行了没有;估计再过一会儿,在比利时的曹伟林和袁清又要问他了。
~~“你像那天上月亮,停泊在水的中央……”
郑大伟那独具一格的手机铃声响起,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个电话很可能是比利时打过来的。
他颤巍巍的从兜里摸出手机,显示屏上是曹伟林的电话号码。
“哎!”郑大伟叹息着接通。
“喂!老曹!诶!好啊好啊……啊?什么?你说‘闪耀欧罗巴’的报道?哦,弄好了,马上向全国发行了…..多久啊?用不了两天,全国人民就可以看到……我知道这是网络时代,但是中国这么大,报纸的发行需要时间嘛……”
一边的小孙听着郑大伟说着和之前同样的台词,竟是笑了起来。
***************************
育英中学。
中午放学的时候,王诗晗一个人去食堂吃饭,自从念了高三,她中午都是一个人吃饭了,以前陪伴她的那些朋友都先后走了。她和其他同学的关系虽不错,但还没有好到需要在一块儿吃饭的地步。
有时候,王诗晗也觉得有点孤单,身边没有周莹、没有张述杰,她真的不太习惯了。她现在也有和很多其他男生女生交朋友,但是王诗晗总会有意无意间把他们拿去和张述杰周莹等人相比,还有陈子华和严涛、刘方和潘永成。她明白,只有这些原校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