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为相公才是。
但在不同的衙门之内,则是会按照本衙门的官职来称呼。所以童贯在西府时多被称呼为枢密,而在关西时则多被称为太尉或者是宣帅。
而大人的称呼,此时多是官宦人家中的子女称呼父祖,亦或者仆役称呼其主时所用。(妈蛋,这称呼的解释真费脑!举个最通俗的例子,就像******,有人叫他总书记,也有人叫他主席。反正位高权重的人一般都是名头一大堆,叫哪个都是有的。)
不过,刚才这中年称呼童贯为大人,想来是并不想暴露其来自童府。李存自然也不会说破。
更何况他此时正欲摆脱陈康的纠缠,见有脱身的理由,顿时大喜,也并不去询问童贯此时召自己过去是有何事,很是爽快的便答应了。然后扭头对陈康道:
“陈兄抱歉,在下确有急事,改日再谈。”
不等陈康回话,李存便急匆匆的往童贯府邸走去,就连通知他的那童府仆役都落在后面。
……
……
议事厅,童贯坐在主位,一脸阴沉。
主位的两侧下首,止摆有寥寥几张椅子。而议事厅内的幕僚却多达十数人,故而只有几位资格较老、身份较高的幕僚有资格坐于椅上。而李存,显然只有在角落站着的份。
前面自有亲信将方才的事情说出。
李存心中一惊,这才知道关西吃了败仗的事情。但在忆前世的记忆里,似乎并没有听说这时有兵败的事情啊!
李存不由的沉思起来。
“明日朝会,百官必然诘难于我。”
待亲信将事情始末说清楚,童贯给了他们片刻时间去消化这“惊人”的消息之后,才开口说道:
“议议吧,本官明日该如何去说。”
说罢,便用一双鹰厉的眼扫视的一众诸人。那眼神,看得李存心中一阵发毛。
“太尉,在下以为,此乃刘法不听调令,擅自出师,才导致大败,应对其从重惩处!”
这是将责任全部拖到刘法身上了!首先开口的却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幕僚,和李存一般在后面站着,想来是连官身都没有。童贯话音刚落下不久,便站出来表现道。
“从重处置?那刘法已经战死,倒是请王兄告知在下,如何从重处置?
徙其属众于广南?还是腰斩于市!”
不待童贯开口,便有坐着的一人嘲讽的说道。
李存顺声看去,却见此人约莫已过而立之年,虽然穿着一身便服,但脚上却踩着官靴,面貌陌生,但想来应该是在京中某个衙门做官。
而且,坐着的几人之中,唯有他一人有着读书人的气质。至于其他几位,一眼看去,都似耍刀胜过笔尖的主。
而后面站着的数人却恰恰相反,除了个别的一二人外,单从外貌上看去,都是“饱读”过诗书的。
之前站出那人见自己的表现被一句话噎了回去,心中自是不爽,但前面尚有童贯在坐,而且噎住自己的那人身份地位又远高于自己,自是不能发作,但也不愿就此算了,故而冷哼一声道:
“不知徐少监又有何高见?”
……
……
(PS:呃,玉昆并非念的是历史专业,只是从小便喜欢历史而已,纯属业余人士。故而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官职啊、称呼上的差错,如果有了解的读者还望能够指出,玉昆一定会及时更正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