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舌尖上的唐朝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剪式帆船

第二百五十一章 剪式帆船(2 / 3)

,船只仍能继续航行。如果两个隔舱进水,这艘船还能排水自救。即使运气坏到极处,有多隔舱进水,也能减缓船只的下沉,给船员足够的逃生时间。

除了水密隔舱,还有北宋时期发明,英国要等到千多年后才会使用的可收放平衡舵。在这艘船上一样能看到,这些都是李好和他的学生测试过后带来的改变

当风向稳定、长距离航行时,舵板可以升起,不产生水下阻力。需要快速转向时放下舵板,平衡舵的舵压中心至舵杆轴线的距离小,所以转舵力矩小,能够非常轻松的操控航向。

这样的舵,既能适应远洋航行,又能在风急浪高多险滩的复杂海情下灵活自如。穿大毛竹筒子里的绳和滑轮组,让船长可以站船头视线开阔的地方,转动舵盘控制船尾的舵板。

加上望远镜和六分仪,这艘船身上具备了太多的先进的东西。总的来说,这是一艘中西混血的式船舶,当然,如果从使用舷侧披水板的纵帆船受中国平底沙船影响的角度看,纵帆船的儿子、纯粹的剪式帆船,本来也带着点东方造船技术的血脉——尽管很淡了。

李好和李恪两人进了船厂,然后让人开着一艘船出去转转,检验下飞剪船的性能。等船出了船坞后,李好站在船头,猎猎海风吹拂着他的头发。

他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心血之作,眼神就像细细的舔食少女的肌肤。从今以后,最先进的帆船又了东方人的智慧结晶。只要后来者把这些技术发扬下去,以后的东方在这方面不说稳坐头把交椅,至少不会被欺负的太惨。

这款船的设计图,和各种配件以及船模都是李好带着自己的学生一手做出来的东西,他对这个得感情自然很深。而且这种船的出现,还能大力促进这边的海外贸易,这对李好的远洋贸易也非常重要。

不过从设计图到船下水,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李好的那些学生要做的事情不少,他到处收集过来的工匠们要做的事情也不少。包括各种测试,也包括使用的各种这个时候本身具有的技术。

公元前八世纪,东方出现滑轮。公元前五世纪,东方出现四十齿的青铜棘轮,不久后又出现了铁质棘轮。公元前后的汉朝,东方有了精确到毫米的钢铁加工技术,如果给工匠足够的时间进行手工研磨,精度还能进一步提高……

对于这个在被歧视的年代里面,东方的各种工艺有如此大的水平进步。现在李好给这些工匠们最好的待遇,鼓励他们各种创新,还给他们带来一些后世的技术积累,他们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甚至可以说,李好只需要提出创意、画出草图,工匠们就能自己造出来先进的船只出来。反正用于木器加工的机床,精度强度要求都很低,更何况还有李好的一些学生一起跟着他们加工生产。

李好的那些学生,掌握的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比这些工匠并不差。为了造这些船,李好甚至连山寨缝纫机都整了出来。只是精益的缝纫机比较复杂,李好要造出来很难。

幸好只是用粗大的针去缝船帆,构件可以做得“傻、大、粗、黑”,反正结构越简单越好,只要能用就行。设计的山寨缝纫机踏板通过皮带传递动力到机身,利用偏心轮把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于是针就能上下刺了。

当然,除了工具,生产组织形式也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秦朝武器制造业就实现了流水线作业,东方造船业至少孙权造海船“长安”时就实现了专业细分。

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战争的摧残也许是文字记载的失传,往后很长一段时代里造船没有搞流水作业。这个在东方文明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技术断层。

李好收集的这些匠人们,他们以前是分作铁匠、木匠、匠、缝工等工种,

最新小说: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五代风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状元郎 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