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宇笑着向惊讶地望着远处广州城的山下樱子说道。
广州古称任嚣城、南海郡、楚庭、番禺,位于东江、西江、北江三江的交汇处,珠江三角洲北部,濒临南海,
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就是郡治、州治或者府治,两千多年来占据着华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的位置,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
人们熟知的“南粤”指的就是广州地区,始于商代,周代时又有称为“百粤”、“南海”,至今“百粤”和“南海”依然被人们所熟知。
其实,广州与湖广颇有渊源,春秋战国时广州地区的南越民族与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往来,并归属于楚国,划为南楚。
据广州的府志和文物记载,曾于广州建立“楚庭”,归属楚国,越秀山上就有清代建的一座石牌坊,坊上书写“古之楚庭”,故在秦代以前广州被称为“楚庭”。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岭南泛指今广东、广西和越南的北部地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称为南粤。
由于广州历来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故而自元代起就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李宏宇接掌海外贸易的事宜后,广州市舶司改为了广州海关,是海关司下辖的三大海关之一。
明太祖立国后,原本只在太仓设立了一处市舶司,以供与海外番国通商。
洪武三年的时候,朝廷以太仓逼近当时大明的京城—南京为由,撤销了太仓的市舶司,在广东广州、福建泉州和浙江的宁波各设立一个市舶司。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的市舶司后来迁至了福州。
其中,广东市舶司专为占城、暹罗、满剌加和真腊等南洋诸国朝贡而设,浙江市舶司专为倭国朝贡而设,福建市舶司专为琉球朝贡而设。
永乐元年,朝廷又在广州市舶司设怀远驿,在泉州市舶司设来远驿,在宁波市舶司设安远驿,由市舶司掌管接待各国贡使及其随员。
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大明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繁荣盛景,其国威远达欧洲,在朝贡贸易体系下建立了拥有诸多藩属国的大明帝国。
由于负责跟南洋诸国的朝贡贸易,故而广东怀远驿规模庞大,有大小院落二十处,如今悉数划归海关司所有。
这也带动了广州市面的繁荣,因此李宏宇觉得广州将成为大明南海的一颗璀璨明珠。
至于李宏宇等人所见的这座广州城,历史也悠久绵长,在唐代时就已经形成了牙城、子城和罗城的“三重”格局,南汉时又将兴王府广州城规划为宫城、皇城和郭城,宋代扩筑东城和西城。
大明立国后,永嘉侯朱亮祖修建广州城合宋元时期的三城为一城,而后又进一步扩大市区,并对旧城进行了改造,并向北部和东部扩展,加筑外城,使广州城周长二十多里的大城,这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来广州之前,李宏宇已经安置好了鸡笼港的事情,可以静心来应对海外贸易的事情。
当鸡笼港的人得知李大学士答应了他们招抚条件的事情后是欢呼雀跃,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
为了顺利接受鸡笼港以及小琉球岛,李宏宇派遣了一支百余人由海关司和水师的人员组成的前导队进驻到鸡笼港,对鸡笼港以及小琉球的情形进行一次清查,人口数和田地数等情况都要进行登记造册,以掌握鸡笼港和小琉球岛的详尽信息。
海关司的官员还带来了李宏宇亲自签发的委任状,任命刘大海、石虎和鬼冢三郎为鸡笼港的“乡老”,有监督鸡笼港衙门事务的权力,落款处盖着“海关司海关同知”的大印,而这个大印的所有人众所周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