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0片酬机制下,如果成绩普及,分账就会惨兮兮。
像香港电这种畸形的市场,现在的成本低廉的难以想象。但在90年代,片酬水分又高的令人骂娘。由于演员的片酬高至亚洲第一,而实际上港片的市场却是急剧萎缩,而大部分演员又不愿意自降身价,投资人投一部亏一部,港片的投资也是迅速的减少。从高产时期世界第三,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产量,到21世纪最低迷时期每年香港仅有不到10部影片问世。
而产量的降低,不见得质量提升。因为,每年数百部电影的高产时期,固然烂片多,但给了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大量的锻炼机会。所以,这个年代香港电影根本不缺人才。
后来,港片产量降低之后,大部分电影行业的老资历的从业者失业转行,造成了行业人才骤降。想要凑出一个合格的剧组,难度比80年代~90年代难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