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表现在他们相互转化的起因上,其微妙性则表现在他们相互转化的结果上,而这个“起因”和“结果”正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下面就从六个方面来阐释甄(真)和贾(假)这种既复杂又微妙的关系。
(1)、甄和贾的对应性
甄和贾的对应性是显而易见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甄士隐以“梦幻”为背景,贾雨村以“风尘”为背景,所以这一回的题目叫“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从故事内容看,“梦幻”指的是仙境或天上,“风尘”指的是世俗或人间,而这就形成了天上与人间的对应。第二,甄士隐以“识通灵”为目的,贾雨村以“怀闺秀”为目的。“识通灵”就是与和尚手中的宝玉结缘,“怀闺秀”则是与甄家的红尘女子结缘,由此便形成了“空”与“色”的对应。第三,书中介绍,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到是神仙一流的人品”。贾雨村则恰恰相反,他一心只想奔仕途,念念不忘功名利禄和重振家业,光宗耀祖。从品行上看,甄士隐超凡脱俗,贾雨村利欲熏心,这自然形成了高雅与低俗的对应。第四,甄士隐家底殷实,知书达理,是当地的望族,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贾雨村则不然,他生于末世,“父母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生一口”,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落魄的寄居者而已。地位不同,家境各异,便形成了富与穷,荣与枯的对应。第五,甄士隐有女儿情,视女儿英莲为掌上明珠,珍爱无比。贾雨村也有女儿情,但这个情只对风尘闺秀娇杏。虽说二者都是女儿情,但甄士隐的女儿情与生俱来,贾雨村的女儿情从甄家所得,两种情截然不同,这就形成了情与情的对应。第六,甄士隐为人谦和,处事低调,贾雨村个性张扬,急功近利,由此便形成了“水”与“火”的对应;第七,甄士隐的梦中有二玉——宝玉和黛玉,贾玉村梦中有二宝——宝玉和宝钗,由此便形成了梦与梦的对应;第八,甄士隐天资聪慧,能与道士相通,贾雨村天性愚钝,与“智通寺”的和尚怎么都无法沟通,由此便形成了智者与愚者的对应。(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