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红恭恭敬敬答道“本门的宗旨是保护帝子,为此不惜战至最后一人,若帝子的安危有甚差错,我等也只有刎颈谢罪了。”
缘空啊了一声,赶紧摆手,还未说话,刘天红已道“何况云龙门的秘密若泄露,就有覆门之险,不光帝子,就是圣上也会有不测。”
缘空心中大跳,失声道“圣上~圣上还活着吗?是建文帝,还是他的太子?”他幼年失去双亲,虽万不敢想自己就是建文后裔,但一听此话,还是震动非常。
刘天红道“有关圣上的一切都是本门最大的秘密,属下并不知情,但令主既是帝子身份,上面自然还有圣上。”缘空心神恍惚,不禁发起呆来。
铁翎长出一口气之余,不免狠狠地瞪了刘天红一眼。
刘天红不好意思道“姑娘是凌海兄的女儿,此事就是门中,也只有几个人知晓,外人更是不知~何况,何况也可能是义女。”
铁翎无奈地呸了他一声,终于知道自己的名字得列令上,确实只是门中想要混淆是听。
公子皱眉摇头道“我还是觉得你们太轻率了,怎能仅凭铸令人和长青帮那帮人被抓,便如此大动干戈?”
刘天红道“若只是这两件事,门中尚还可静观其变,实是因为帝子就在你们三人之中,我们担心门达会对你们有所不利,这才不得不提前以作预防,如今看来,这份担心是对的。”
公子道“既便如此,你在半路截住我们,告诉我们这个消息也就是了,为何还要出云龙令,召集北方子弟?”
刘天红解释道“朝廷已经抓了孟柏等人,不知道下一步会如何对付你们,我们也是怕你们到时候应付不来。何况门中近年来对复位一事,也有了一些新的争议。”
原紫英忙道“噢?是什么争议?”
“圣上当年之所以放弃复位,乃是因朱棣能征善战之故。圣上常说,论打仗,他确实不如朱棣,既败了,就得接受结果。后来朱棣扫荡北方,武功赫赫,护我大明江山社稷稳固,是以门中第一代护卫也不得不认同圣上所言。”
“及到门中第二代子弟虽有复辟之心,但因朱棣在北方根基深厚,万难撼动,所以才想选在焚宫六十年左右起事,想来那时候,朱棣的子孙已不如其祖有才干,只是计划被圣上发觉,强行废弃。哪知朱棣子孙的不肖,竟比我们预想的来得厉害得多!土木堡兵败,实属我大明开国以来未尝之屈辱,经此一役,我大明尽丧漠南之地,甚至连京师也险些不保,满朝文武几乎要渡江南逃,步南宋后尘。”
原紫英狠狠一拍大腿,骂道“不错,就是朱祈镇那个废柴!不是他,我爹怎么会死?凌海前辈他们更不会死!只可恨我身为门中第三代子弟,竟对本门的秘密一无所知!否则我定要劝凌海前辈他们当年就立拥圣上复位!”
刘天红也不禁深深叹息,摇头道“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土木堡大败后,朝廷立拥朱祈钰为帝,经过一番血战,勉强才能保住京师。也先虽然退去,但今后势必重来,当时凌海兄身在草原,国难当头,便集合了一帮志士同道,甘冒奇险去刺杀也先,虽然杀掉也先,也并未就能就此了结战事,但瓦剌的继任者可没有也先那样的才干,所以想来还是划算的,只可惜~”
铁翎泪珠滚落,公子只好安慰道“凌海前辈也并非一无所得,国师一病不起,未能再行护卫也先之职,也先之死,实是有你爹的一份功劳。”
刘天红点头道“公子说的对。凌海兄的事,也是门中下了文书,我等方才知晓,自是感佩不已。朱祈镇虽难堪大用,但因朱祈钰在大厦将倾之际保住了京师,一时极受臣民拥戴,我们也就没有趁乱复立圣上的打算。”
“不想过了八年,朱祈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