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起源之地。
用李查底的话说,这一次我们最好行动快点,在山南地区的白日街下车后,我们便步行向山,经过一片居民地后,在山脚下看到一处山泉眼,当地的许多藏民与小孩都喜欢在这里洗衣洗头,用他们的话就是在这里洗头能不生病。
我听到扎西堪布的说话后,笑了笑,并不当真,如果这泉水洗了头能不感冒的话,那地区里的诊所医院估计都要倒闭了。
在山下还有一个不大的尼姑奄,我们经过尼姑奄并没有时间去访问一下,顺着后面的小路直直地向上行走。从山上看,去猴子洞还是很近的,而且山坡不会那么陡,只有上过山的人才知道,又一次被视线和清晰的空气给骗了,由于西藏的空气中颗粒物较少,能见度高,所以西藏的山不会给人觉得很高的感觉,往往就是这样,当你真的上山的时候,发现丫的太高太陡了。
不到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所谓的猴子洞了,当看到眼前的所谓的洞时,我不由一愣。
据藏地《国王遗教》一书记载,最初在山南这块美丽的陆地上,上部为雪山,为石山所环抱,其间栖息着各种野兽猛禽;中部被树林所环抱,岩魔女、猴类、熊等动物栖息于此;下部为湖泊、青草所环抱,生活着各种牛羊和鸟类。书上的记载倒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色,有几分相似。
相传普陀山上的观音菩萨,给一只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命他到雪域高原上修行。这只猕猴来到现在的雅砻河谷,他认为贡布日山是一座神山,是修行的好地方,于是在贡布日山上潜心修行。
正当猕猴在定神修行时,度母神幻化成一名岩罗刹前来调戏。猕猴最初未予理睬,如此过了七天,猕猴终于被岩罗刹魔女的痴情所打动。猕猴请示观世音菩萨,后来遵照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与魔女结合,生下性情各异的六只猴子。
小猴一生下来,魔女就饿得想去吃它们,猕猴见此就将小猴带到山下水草丰美、林木丛生、有许多鸟类猴群的地方,让小猴离开父母,独自与猴群一起生活。一年后,猕猴前去看望小猴,猴孙已经繁殖到了400只。然而这些猴孙生活十分困难,个个骨瘦如柴,树上的果子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
猕猴于是到观世音处求来须弥山上的青稞、小麦、蚕豆、豌豆、谷米等五种粮食的种子,于是,雪域高原上第一次有了粮食作物。猴孙们由于吃到了五谷,个个精神抖擞,常常游戏在外,渐渐演变成现在的藏族人的祖先,故贡布日神山下的猴群当年嬉戏的地方被取名为“雅砻泽当”,”泽当”在藏语里有“玩耍的坝子”的意思。
当然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一个神猴禀承观音菩萨之命为贡布日山上修行,此时一个罗萨女来到神猴的身边,要求与它结合,否则她只能与魔鬼结合生下无数魔子魔孙,残害生灵。神猴本着:与人为善,普渡众生的教义,在征得观音菩萨的同意后,神猴与魔女喜结良缘并生下六只小猴,后来繁衍成了西藏人类社会。
不管两个故事版本哪个算是正统的,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猴子洞的故意和达尔文的观点倒是相近的:人类是由猴子演化而来的。
贡布日山是藏地人民的心目中是一座神山,每年的藏历4月15日便有许多人大老远跑来转山,而“狲猴变人”的美丽传说,在西藏家喻户晓,并远播海外,同时这小传说,不但山南桑耶、拉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绘有壁画,而且藏史许多书籍中都有记载。从这一动人的故事中充分证明了山南是雪域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
而在达玛仁波切最后的遗言中猴子之洞在我的印象中,这应该是一个庄严的,有着神圣气息的洞,但是看眼前的洞口时,感觉好像被童话给骗了。
因为这个处于山壁之上,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