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有人在飞!”
“嗯?有人在飞?”小太监扭头望去,这么奇怪的事情,我要瞧瞧。
“真甜!”骗过小太监的吴昌赫捏起一颗葡萄入口。
又是繁琐的批阅奏章,毫无乐趣可言,李元昊深恶痛绝,但是没法,谁让她是大魏国的皇帝陛下。
有小太监脚步轻轻走进军机处,递给余庆一张纸条,余庆趁着李元昊歇息空隙递到皇帝陛下眼前:“陛下,小王爷命人给您捎来一张纸条。”
“哦?”李元昊展开纸条,上面确实是李秀策的字迹,不同于李元昊运笔的收敛含蓄,李秀策的笔力还未熟透,如同刚回牙牙学语的孩童,但是细微之处已经有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的迹象,想来以后多加练习,也能练就一手不错的字。
纸条上写着:“祝大哥万寿无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李秀策没写完,少了一个“朝”字,这可是要了强迫症患者皇帝陛下的老命了,横竖看这张纸条都不舒服,似乎有千万只小手在不停抓挠,挠的李元昊心肝脾肺翻江倒海。
她将纸条折好,放在一旁,不消一刻,又取起来,看了一遍又一遍,龇牙咧嘴,抓耳挠腮。
有时候,想要惩罚一个强迫症,实在是很简。
霍的一声,李元昊站起身来,双手攥拳,啊啊两声:“走,去国子监,找秀策!”
说完,她如风一般蹿出军机处,冲着国子监而去。
国子监本坐落在太安城城东安定区,不在皇宫内,和太安城孔庙相邻,后来为了达官贵人子嗣安全,外加孔家南迁,定居南梁,国子监被搬入皇宫。
皇室凋零,硕大的皇宫太过空旷,老祖宗指定,索碧隆监工,将原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棋阁独立划分,成了国子监。
李元昊曾经在国子监待过一段时间,对道路十分熟悉,不一会儿便来到颐和轩,李秀策上课的地方。
颐和轩的课桌布置和普通私塾一般无二,李秀策虽然贵为小王爷,但是个子较高,也只能坐在中间靠后的地方。
李元昊一把推开房门,里面的教习先生和一个个明眸皓齿的达官子嗣齐刷刷望了过去。
“哥,你怎么来......”李秀策脸蛋红扑扑的,一脸兴奋,顷刻意识到自己失态,改口道:“臣弟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教习先生和达官子嗣后知后觉,齐刷刷起身跪拜。
李元昊径自走到李秀策面前,将手中纸条啪了一声拍在李秀策面前,语气焦急的说道:“快把那个朝字加上。”
李秀策愣了愣,提起毛笔,轻巧的加上“朝”字,又补充上最后的标点符号。
李元昊长长呼出一口气,再看一眼纸条,浑身舒服,忍不住点头:“这样才对嘛,这样才顺眼。”
李秀策嘿嘿偷笑,李元昊伸手点了点小王爷的眉心:“你啊,净添乱!”
摸了摸眉心,李秀策解释道:“陛下这可愿望臣弟了,这张纸条是老祖宗让臣弟写的。”
李元昊微微一愣,然后释然,原来是老祖宗对自己“借刀杀人”的报复手段。
索性,李元昊也没有回军机处,而是坐在了李秀策一旁,听起了教习先生讲课,讲的是孔老夫子的《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提及孔家,李元昊陷入沉思,孔家是读书人的楷模,世袭衍圣公,自上古至新纪元,已经整整八百八十余年,孔家为书生定规矩方圆。大唐分裂,南梁和西楚自立,分割了土地,正统传承还在北魏,但是以这一代孔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