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能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也不过才一千多块钱,再多也不到两千块钱。
这要是承包来的田,那最好的结果也才五六百块一年。
而且这样的计算还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计算结果,没算上农民自己吃用的消耗部分。
所以单靠种田的效益,别说投资,就算在这个物价飞涨的社会生存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了,所以自己村里那些荒山也只能由着它们继续在那里撂荒,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想而知对于资金的需求会有多大的缺口,只靠自己一个人,只怕去抢银行都赚不到这么多的钱。
当然,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
就像最初,他想着的是自己考个医科大学,能够保障村民们更加健康,再用自己的工资想办法来建造一个苗圃,栽培出一些速生树种,在实现荒山绿化的前提下能尽快地给村民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
相对而言这样的做法虽说有些慢,不过总归是在潜移默化地给村民们增收。
或者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总能让自己和身边的一部分人摆脱贫穷,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而现在,有了空间的存在,徐毅就有了更多的想法,用更少的的投入更快地让村民们实现富裕。
不过现在有了空间,很显然一个至少能够种植的空间将对自己的计划有着重大的调整和改变,如果不怕这空间暴露,那么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让周围的山上种满经济作物。
当然,这样的风险是徐毅不能承受的,那样只怕不被送去切片也落不到什么好的结果——一切还得从长计议。
不只是贫困,村里自然还有别的问题——比如说劳动力的流失、环境以及居住、出行等等问题。
这些都得一点点地解决,远不是一时三刻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徐毅这一个店能够赚到的钱就能解决的。
所以,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村里的事情筹划了半天,徐毅又想到自己以后在这样的发展路线上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总归要在村里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要做好这些,自己所欠缺的一些相关知识,总要有个办法来解决。
或者之前有些决定,自己也有些仓促了。
不过还好,这机会应该还有,到那时候再做决定吧,而这就得看这店里收益情况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而且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总得有时间来准备相应的考核才行。
想到这儿,徐毅不禁苦笑一声——这绕了一圈,最终的问题也同样回到这店里的发展上面,还真是……
繁华、奢靡的省城总归不是自己喜欢的地方,自己却为着考试又或者开店的目的不得不留在这里,现在更是给自己留在这里多填了一个理由!
原先想的只是这店开了,给空间的产物提供个安全的销路,再给自己回家发展能提供第一桶金。
现在这更是多了一条不得不开好的理由了。
自然,自己想得美,这毕竟属于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店亏本可能基本没有,到底能赚多少,这还真的很难去估算。
不过不管怎样,这店开着,至少能解决自己在家发展的投入问题。
有着空间的存在,哪怕没这个店面,自己干脆回家种田,只靠着春种秋收,在收获的作物里面掺进去一些粮食,这肯定也能获得一些资金来建设和发展。
粮食出产从来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只要自己小心谨慎,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