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要演戏而非说单口相声,那他就需要有人要配合他演出。
而这沈德厚,就是他找的搭档。
“先生,大约还有半小时,我们就能到家。淞沪的交通在高峰时实在太糟糕了,抱歉得让您在车上多待一会儿。”
“无妨。”
沈沉溪应了一句,但却在心中闪过一丝冷笑。
因为,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刚才下意识说出的字眼——
到家。
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之前沈沉溪便清楚,沈瀚当年在小餐馆和病床前给他讲的故事都是真的,而在美国的沈家当年落败的那么迅速的原因,除了美国黑手党压迫,沈老家主病逝,六大家趁虚而入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当时继任沈家家主的决策人,沈瀚的大姐,做出了一个决定——
放弃沈老家主在美国打拼多年积累下的家业,折换成非固定的资产,趁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浪潮,先转道香港,接着作为爱国华侨归国投资。
而正是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沈家在美国的分崩离析,六大家趁虚而入侵占了不少沈家的不动产,而急于套现的沈家当时也不得不被迫接受,十成的财产折现后大概不足六成。
但在当时,即使是沈家六成的财富依然是个天文数字,进入内地投资后迅速站稳了脚跟,并以淞沪为根据地,开始向全国辐射经营各类产业,一时间也是煊赫无比。
至于为沈家招来乱子的沈瀚,沈老家主认定的继承人,则被沈家一众显宗旁支齐齐认定成沈家的大罪人,而当时沈瀚的大姐为了维稳,让族人们能与她共返祖国,不得已大义灭亲,不再认这个弟弟,也不把他当成沈家人,基本算是开出族籍。
而本应该全部由沈瀚继承的家主财产,则几乎全被沈家折现后带离美国,最后落到沈瀚手中的,甚至不足百分之一。
而变成了空壳的沈家在联美财团中再想保住地位,那也就无异于痴人说梦,沈瀚手中的资产甚至连某家旗下的一个小公司都顶不上,沈家的席位自然而然地就被撤销掉,七大家从此变成了六大家,沈先生这个称谓也就随之而消失。
按理来说,为表示尊称的话,七大家中只有家主才能被用中文尊称为先生,参照的是在淞沪曾显赫一时的杜先生的称呼。
既然沈家被剥夺了席位,那沈先生这个称谓也就不能再用了。
大家都有自知之明,无论是在淞沪发达后的沈家,还是在旧金山苟延残喘的沈瀚那一枝,都没有再提过‘沈先生’这个称呼。
然而,随着沈沉溪全面掌控联美财团以后,这个称谓,如当年自然消失时那样,也就自然地再度出现了。
如今的沈先生,便是沈沉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