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有全天候公路1.35万公里。主要公路是从马里的加奥经尼亚美向东至津德尔和从阿尔利特到塔瓦的“铀矿之路”。进出口货物需要通过邻国贝宁的科托努和尼日利亚的拉各斯转运。传统的运输方式仍占有重要地位,如北部的骆驼队和河湖上的小船。航空有初步的发展,尼亚美有国际机场,塔瓦、马拉迪、津德尔、阿加德兹和阿尔利特有小型机场。
首都:尼亚美(Niamey)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国土西南部尼日尔河左岸,在当地哲尔马语中,“尼亚美”意为“母亲汲水的河岸”。人口100万(2000年)。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14℃,年平均气温28.9℃。年降水量350~750毫米,每年6~9月为雨季。
尼日尔首都夜景,尼日尔是西非内陆国家之一,因尼日尔河得名,首都尼亚美。
豪萨人,尼日尔有5个主要部族,豪萨族占全国人口56%。
尼日尔河是最主要的河流。
尼日尔居民区,尼日尔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
尼日尔农民
梅克鲁河
尼日尔国家公园
比尔马大沙漠,位于尼日尔西部,中部是萨赫勒地区,是半沙漠草原区。
肥沃的南方
津德尔传统民宅
尼日尔塔瓦省儿童,尼日尔教育水平十分落后,成人识字率只有16.5%。
尼日尔农民,由于长期干旱,尼日尔粮食长时间不能自给。
当地杂货店
尼日尔清真寺,尼日尔超过9成居民信奉******教。
2010年2月18日,尼部分军人发动政变,扣押坦贾总统,接管国家权力,成立“恢复民主最高委员会”并推举吉博为主席。军政权随后承诺还政于民,成立过渡政府和全国协商委员会,确定为期一年的过渡期。2011年1月,尼举行地方、立法和首轮总统选举。3月,原反对党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候选人伊素福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以57.96%的选票击败其竞争对手原执政党争取社会发展全国运动候选人奥马鲁,伊于4月7日宣誓就任总统。伊执政后,组建新一届政府,确立实现全国和解与稳定、确保国内安全、改善人文发展状况等施政重点,目前尼局势总体稳定。
自2007年初以来,“尼日尔人争取正义运动”等尼北部反政府武装多次袭击政府军和外国公司,并在一些大城市制造恐怖袭击,造成平民伤亡。2008年6月,政府军展开大规模清剿行动。2009年10月,尼主要反政府武装宣布放下武器。2009年底以来,***********从尼日尔与马里、阿尔及利亚等国交界的边境地区向尼内地渗透,实施了一系列绑架人质事件,并多次与尼政府军交火。2011年初以来,受利比亚和马里局势影响,20余万名尼日尔侨民和马里难民涌入尼境内,尼安全形势更加复杂。
总统马哈马杜·伊素福
首都尼亚美,尼亚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以农牧业为主,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坦贾总统执政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国家财政,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陆续恢复对尼援助,尼成为“重债穷国减债计划”和“减贫与增长贷款”达标国,经济状况有所好转。2009年尼宪政危机后,部分国家停止对尼援助,尼财政状况恶化,此外粮食生产受气候影响严重歉收。伊素福总统执政后,调减预算开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本国石油化工产业。但由于基础薄弱,尼经济发展受自然灾害、北部安全问题和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总体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