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洗劫,幸亏皇城超级侯门之首,赵家力挽狂澜平定了叛乱。皇城人刚过上好日子。九公主人心思定哪,不能在皇城人的伤口上撒盐啊!就是丢官削职,这事微臣都干不了哇。”
九公主冷哼一声,斥责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现在有大事,就想撂挑子走人,门儿都没有。西戎汗国屯兵十万,对华夏虎视眈眈,刘城主作为一城之主,能临阵退缩?”
皇城主跟九公主斗,根本就不是对手,明知推不掉,就退而求其次。只有少筹一点算一点:“为了三月之后,与火凤凰一战,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微臣当竭尽全力,为前方将士筹银子筹粮食。只是眼下正闹饥荒,这筹备起来有一定难度。九公主,你看皇城是不是稍微少筹点。”
皇上不为皇城主,一副苦瓜脸所动,反而狮子大开口:“刘城主这那能少呢?如今的皇城八方云集,一日有多少银子进帐,富得流油。刘爱卿不要给朕哭穷,这次所筹粮款,也不是很多,就是皇城二百万块银元,十万石粮食而已。”
皇上给皇城主下了,一个无法完成的天文数字。将皇城主吓了一大跳,二百万块银元还好办,这十万石粮食怎么办?偌大的皇城数十万人,一日会消耗多少粮食,这不是逼着牯牛下崽吗?皇上是不是老糊涂了,这不是挖个坑,让自己往里跳吗?可怜哪,想辞官都不行,皇上父女逼着去筹粮饷。
皇城主跟皇上讨价还价,结果皇上丝毫不让:“圣明的陛下,这太多了吧!十万石粮食,微臣到那里去购买呀。陛下开恩哪,我们就筹三万石粮食。不行啊!要不少一半?就五万石粮食好不好。还是不行!这让微臣哪里筹集去呀!”
皇城主眉毛胡须焦成一团,这皇上也太狠了吧,要让皇城主筹集那么多粮食。皇城主很纠结,当这个城主容易吗?说好听点是皇城的父母官,说难听点,就是皇上的出气筒。现在大事来了,硬逼筹出十万石粮食来,这不是活抢人吗?
“刘城主在你的地盘,不是有肥得流油的墨公子嘛,找他出不就完了。这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墨公子敢不出?”张公公这个时候还不忘使阴招,敢当着九公主的面,对墨生下手。
九公主并没有生气,反而帮皇城主出主意:“找墨郎出粮草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能出多少?本公主看来,这是同仇敌忾的大事,还是号召全皇城人有银子出银子,有粮食出粮食,有力的出力。群策群力,增强大家的爱国意识比较好。”
九公主否定了张公公的建议,要皇城人全员参与。九公主就是九公主,一句话就将张公公的阴招化解了,还令皇城主无法,对墨生狮子大开口。这就更增加了,皇城主筹粮草的难度。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九公主就是在护着墨生,不让墨生出钱出粮,又找不着反驳的理由。
皇上早打好主意,就是让墨生出大头,盯着墨生的王府大米行不放:“好呀,就按小九说的办。刘爱卿别摆着一副苦瓜脸,据说济生城的王府大米行,就存有十数万石粮食,只要墨公子开口,就解决了大问题。朕想墨公子是何许人也,岂能不顾全大局,这事以刘爱卿的能力定会办好。”
皇上给皇城主既戴高帽子,又出主意。说来说去,还是要墨生大出血。皇城主苦恼的是,皇上这招太狠了,摆明了就是要墨生捐银子、捐粮草。一开口就是上百万块银元,数万石粮食。凭自己一个小城主能开得了口?办得成事?
“刘爱卿,这次筹粮本是好事,这是为国为民的善举。不要弄得怨声载道,这就不好了,这样有损华夏国的清誉。”太皇太后一边喝香茗,一边对唉声叹气的皇城主说。
“太皇太后,不是微臣不想办,而是这数额实在太多,十万石粮食啊!这不是小数目。就是全皇城人,半年不吃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