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595章 平定南中

第595章 平定南中(2 / 3)

刻从教中挑选出合适人选,然后前往夷洲岛找伯祚与休之,他们会安排妥当。”

……

就在卫朔坐镇洛阳,忙着整顿中原时,当初逃亡南中的谯纵终于撑不住了。

当初侯产德作乱时,谯纵曾抱有几分期望,认为河西军迟早会败退关中。

殊料,侯晖只泛起了一点儿沉渣,很快就变得风平浪静。

等王买德开始大规模迁徙蜀中豪族,才让谯纵彻底感到惊慌。

果然,等各地豪族被迁走,河西开始蜀中大规模推行均田制,局势顿时稳定下来。

面对谯纵躲在南中不出,王买德也没有急于派兵攻打,而是采取了封锁围困之策。

南中虽然地势险要,不易攻取,却也偏僻荒凉没甚产出。

若无外界输入,当地人只好饮毛茹血,过上原始生活。

面对河西全面封锁,谯纵尚忍得住,可那些南中大姓、土著夷民却受不了了。

别看谯纵头上戴着蜀王头衔,但南中七郡真正主人,却是南中大姓与土著夷帅。

从两汉时开始,不断有汉人豪强为躲避战乱而逃入南中地区。

南中地区土著民族众多,地理环境险恶。

这些汉族移民不得不以血缘为纽带,聚集在一起生活,从而形成“大姓”。

到了东汉后期,这些“大姓”已经成为南中地区举足轻重的力量。

他们拥有私人武装和地盘,与土著“夷帅”进行联姻,称为“遑耶”,成为南中统治者。

这些大姓仗着南中地理险恶,对中原王朝一向是强则服、弱则叛。

汉末魏晋以来,中原战事不断,对南中控制力减弱,南中大姓由是叛降不定。

如今河西强势入主蜀地,南中大姓故态复萌,想要拿谯纵向河西投降。

但谯纵也不傻,他很快察觉到南中大姓对他不怀好意。

走投无路之下,谯纵只好抢在南中大姓叛乱前向河西投降。

三月底,谯纵使者抵达成都,向蜀中都督王买德、刺史冯跋提出投降。

王买德接受了谯纵请降,但并未解除南中封锁。

他只是把谯纵一家迁往长安,交给雍王处置,大军则继续驻扎在南中边境。

王买德不是没想过派兵深入南中,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打消此念头。

历史上,南中地区大致是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平定南中,并发生了七擒孟获的故事。

平定南中后,蜀汉在南中共设七郡之地,即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等郡。

如此广袤地盘,河西没有理由放弃,但南中不仅地理环境险恶,且民情复杂。

其境内瘴气横行,遍地是蛇虫鼠疫,又生活着人数众多的土著夷民。

因为没有把握一劳永逸地解决南中之地,故王买德宁愿封锁困死南中。

哪怕南中大姓再三表示愿意臣服河西,愿奉雍王为主,他依然不为所动。

眼看南中环境持续恶化,南中大姓与土著夷帅再也无法坐视不下去。

四月中,大姓爨氏率部曲数万,正式起兵造反,由此南中大乱。

王买德虽然不敢派兵深入南中,但防守叛军入侵蜀地却是绰绰有余。

他以胡藩为主将,率精兵扼守南中入蜀之关键——旄牛路。

结果,任凭爨氏部曲与土著青壮攻势猛烈,却始终被挡在南中境内不得前进一步。

最新小说: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远山破阵曲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异界争霸之绝世召唤 战地牧师日记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