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千贯。”
“嗯,知道了,你下去吧。”
“以后少喝点酒,最近风头紧,少去花天酒地,让外人知道了不好。”
原本王尚以为自己吞没了他人孝敬的钱财,免不了要被父亲教训一顿,不料王德胜听完后竟没有任何表示。
他哪里知道,如今他父亲精力全在迎接大都护西巡上,哪里还会关注这等小事。
……
在各地官员忙着自救时,卫朔此刻正前往张掖的路上。
“道和、蒙逊,如今各地吏治整顿进展得如何了?”
“回大都护,据督察司崔大人禀报,经过半个月整顿,光是武威郡就已清理出违法官员近三十人,各级吏员更是多达百十人。”
“都护府是如何处理的?”
“对所有违法官员进行仔细堪核,确属大错者,给予以重惩;罪行较轻者,则罢其官职,永不叙用。”
“嗯,甚是妥当,就这么办吧。”
卫朔、刘穆之俩刚谈完正事,还没来得及喝口茶水喘口气,却见侍卫康龙在外禀报说,有一书生求见。
“书生?什么书生?带过来让我瞧瞧。”闻言卫朔不由一怔。
不一会儿,就见一年轻读书人跟在康龙后面走了过来。
“尔是何人?见本都护有何贵干?”
“学生周鼎成拜见大都护,在下受元亮先生嘱托,特来求见大都护。”
“你说什么?你见过元亮先生?”
周鼎成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
“这是元亮先生命在下转交给大都护的信件,上面记录了张掖本地官员狼狈为奸的罪行。”
卫朔接过书信,没有急着打开,而是问起了陶潜踪迹。
“不知元亮先生现在何处?”
“元亮先生为调查牛老汉一家遭遇,早在半月前去了敦煌。”
“还特地让在下替他向大都护告罪,请恕他不能亲自迎接大都护进张掖。”
“真是辛苦元亮先生啦。”
卫朔先感叹了一句,又看向周鼎成问:“你是读书人,又是张掖本地人,想必对当地官场十分了解,不知可否为本都护介绍一下?”
“以前那些官员还不敢明目张胆,可近来徇情枉私、渎职骄纵、私受贿赂等是层出不穷。”
“大都护,其他学生要说的都在信之中!”
听了周鼎成介绍,卫朔又展开陶潜信件看了起来,接过刚看几眼,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随后他合上信件,拿给刘穆之说道:“道和,你也看看吧。”
刘穆之接过书信,浏览起来,每看到一处,脸色就难看几分,最后竟成了青色。
此时,卫朔目光冷冷道:“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年,各地官府竟腐败如斯,看来不杀杀这股风气是不行啦。”
“整个张掖郡从上到下几乎烂透了,全烂了。”
“这帮蛀虫,实在是胆大包天!”
“不把国法放在心上,不把百姓的放在心上,亏他们枉读了圣贤书,那良心都给狗吃了!”
“朔恨不得将他们全都杀光,看来对贪官污吏绝不能手软。”
“其实大都护制定的政策都是好的,比如科举、普及教育等等,可架不住下有对策啊。”
“拿科考来说,只有头几届因世家抵制而让寒门占了大便宜。”
“接下来当世家以极大精力投入科考之中后,世家底蕴便显示出威力来,接下来好几界都是世家占了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