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十万大军,又引来这般突如其来的一场四国合纵,熊启虽贵为权势登天的左丞相,这种时候却也没资格再说什么话了。
既然左丞相说不出话来,右丞相便总要说两句的。
王绾起身,躬身一礼。
“臣以为,王翦老将军所言有理,我军损失惨重,如若即刻再战,对抗合纵,恐难获胜。”
“臣附议。”
“臣附议。”
……
言毕,群臣立即纷纷“附议”。
赵政冷眸望向殿中众人。
“不出兵,如何退敌?”
众臣片刻沉默,纷纷思考退敌良策。
这时李斯忽然开口道:
“大王,臣想向大王推举一人。此人名为姚贾,归属纵横学派,思敏机智,能言善辩,极其善于游说列国,可使此人去往四国劝谏,定能成事。”
见李斯自信满满,赵政便点头应道:
“就依你意,让他去试试吧。”
事实证明,启用纵横家去解决“纵横”问题,果真是最好的办法。
姚贾只跟赵政讨要了几车财宝,加上他那一张能将死人说活的嘴皮,便轻松摆平了四国。
一场莫名其妙的合纵,最终亦是莫名其妙的散了伙。
昭阳殿中,姚贾与李斯一同前来复命。
“姚贾,你退敌有功,有什么想要的赏赐尽管于寡人说。”
赵政心情看来不错,可任由姚贾索要赏赐。
不过姚贾却也是个不正常的。
他双手交握,高高举过头顶,躬身一揖。
“姚贾不要赏赐,只求大王能将韩非治罪。”
这个请求着实突然。
赵政凤眼微眯,问道:
“为何?”
姚贾起身,满目诚挚。
“臣与韩非并无过节。如此请求,只因臣专心事秦,而韩非不是。此番秦大败于赵、四国合纵攻秦,皆起源于他的一句'存韩灭赵'。因为他,秦国险些陷入险境,这便是他之罪。”
赵政垂眸摇头。
“谁都可能一时判断错误,若只因此就将他治罪,岂不无辜?”
姚贾面色坚定。
“如若寻常之臣,自然无辜,可于韩非,却并不冤枉。”
李斯此时亦上前了一步,补充道:
“大王,韩非不同与寻常客卿。他生来便是韩国公子、曾经的韩王之子。即便如今事秦,他始终还是心向韩国的。若长久留他伴于君侧,臣唯恐他会对大王产生影响,乱了统一大计。”
赵政犹豫不定,起身左右踱了两步,终是一叹。
“你二人所言有些道理……唉,那先将他暂时关入大牢吧。李斯,你既身为廷尉执掌刑狱,此事就交由你去办……”
“诺。”
李斯应声,赵政又忍不住补了一句。
“记得,不要委屈了他。”
李斯抬眼,迟疑了一下道:
“臣明白。”
这些时日一下子发生了太多的事,又事事相连,息息相关。
梁儿凝神思忖。
赵政早前这一计出兵攻赵甚为突然,并且是借着韩非的“存韩灭赵”而行的。
若说赵政早就算好此番会全军覆没,那么他就必定早知此事会累及韩非。
也就是说,赵政早就有打算弃了韩非。
至于为何没有一早就直接将他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