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大秦天 > 第133章 大秦第一水师下水

第133章 大秦第一水师下水(1 / 2)

站在长江边上,秦高感叹不已。秦朝时候的长江,水陆界限很不明显,而在九江之处,这里更像一个大湖。一眼看过去,快到地平线了,才发现,对岸是陆地。河宽有几十丈,就算是狭窄的地方也有近十丈之宽。这样的地方,很适合水面战斗。

宽阔的水路,这样的地方,没有船,战争根本无法持续下去。难怪,所有在南方的战斗,都是以船为辅助,这样的地方,一旦一方有船,战斗必定倾斜。秦高看了看宽阔的水面,道:“好了,今晚大家宿在江边,小心河面上的动静。还有,让卜师看看最近有没有雾,有没有风以及雨。这些都是我们在九江战斗的主要因素,水战比之陆战受到自然影响更加的多。我们需要万无一失的准备!”

南方的天气,不像北方的干燥,因此,这是非常的有必要的。要不是现在还没有普及天气探测的方法,他也能根据各地的各种情报来推断出天气的晴雨。而用卜算是秦朝最为古老,也是最为让人信服的天气预算方法。

很快,卜算的结果出来了,果然,南方的气候是变化无端的。今晚就会下雨,明天更是有雾气,下午放晴。后天基本上晴朗,卜算的结果,只能算出三天之内的。虽然不知道准确性如何,但秦高绝对不会去公开质疑。

卜算虽然不是科学,但这种力量是政治上所需要的,人们需要一个信服的力量。当科学还没有正式的建成完成之前,这种古代自然科学,自然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这是一种思想上的依靠和信仰,不能让人们生活在困惑之中。

既然来到了长江,要进行水陆之战,当然就要把这只水师下水了。当然在这之前,他必须把周围的暗探,森林给清查一遍,以免被九江、楚汉国的人发现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秦高其实对于这次的水上交战情况并不了解。

水上交战,并不是靠战士的勇猛和船只上武器的先进就能胜利。还有着天时、地利的因素,这在后世的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就告诉我们了。趁着夜晚刚到,秦高让明德,先把探信的人派了出去。与韩信军队的会合就在明日了,他们必须先找一个地方会合。

而夜晚的风雨还未起,这是训练一支水上之师的最好时机。因为只有在风雨之中,船只的极限状态下,水上之战的各种因素才会出现。他就在等着这一刻,于是把系统中的两百只渔船放了出去。

为什么是渔船呢?因为秦高发现,在秦代时期,船只大小并不是由制造人员控制的。而是由水上的船只动力控制的。大秦时期的船,驱动除了人力之外,就是靠大自然的风力。而如果在大海之中,风力自然充足,船只也会航行的非常稳当。

而当时秦始皇的船只就是这样的,大!之所以要求的大,就是用来用做海上航行的。在大海之上,船只越大,抵抗风暴的能力就越强。反而,在内陆水上的船只,秦始皇其实并没有做出多少,都是用人力驱动的。当时,秦高研究的是那些大船,但是经过船只制造里的工厂说了之后,他才知道这个道理。

而秦高的这两百艘船之所以制造的如此快,原因自然就是他用的就是后世的龙舟风格。两侧自带弦翼,用来划行,弦翼处是用坚硬的木来阻挡外来的攻击。一边各五十人,两头队长监控方向和敌方动向。用鼓声来指挥其前进的方向,转弯时,右为前方急鼓声,左为后方急鼓声。

而船上另外四百名战力,分为船只两层,一层在上板,也就是后世的船板。这里是开阔地方,上面有一只船帆,用来射击和近身接战。下方就是大弓和弩箭的射击,用来对付近身的敌人。这基本上就是整只船的安排,而船只长度仅有三丈多,宽一丈多。如此狭小的船只,是因为思考到一些水域地方并不宽阔,这不是海上,而是在内陆的水域之中。

最新小说: 圣禁 让你种田,你成帝国皇帝了? 葬剑 开局丧尸末日?我直接打爆星球! 山村风流野医 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 拿错剧本投错胎 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 重生七零:狠戾军官被我撩红眼 天降魔主,拳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