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授那里,张易就开始准备考试了,考试日程已经定下来了,还有几门的书,都没有打开过,要考试了,至少要把课本从头看一遍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正碰上自然灾害,政校暂时不开班,张易捐了款后,就赖在家里,看书之余,脑子里还在回想争霸赛的事情。
争霸赛上擂台那么多人,真正能够打出实战效果的,并不多,大部分人缺了关键部分,就是没有预判。天和道场要想发展,如何针对性训练?训练哪些内容?官网怎么配合?后勤如何配合?
看起来已经走上正轨的天和道场,其实还是草台班子,没有自己的特色,显然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有些事情可以慢慢来,正在训练的内容,却需要适当调整一下,要教别人需要的才好,还得要很快体现效果才行。
让秦松按照以前的思路教下去,会流于俗套,也就不符合自己建天和道场的初衷了。还教搏击,对保安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他们需要的是安保知识,比如在辖区内如何巡逻,如何示警,遇到突发情况如何处理。
秦莉训练女职员女子防身术,也走偏了,应该训练如何摆脱纠缠,这是她们最常遇到的事情,学会迅速脱身,比学习老拳相对,不仅见效快,也是正确应对之法。
等张易把训练思路一说,芳总立刻响应,认为这样更好,她的保安都是武校出身的,本来就挺能打的,安保知识却欠缺很多。还有她的女职员学了格斗,也不能对客人动手,学会摆脱后迅速离开,才算是正确处理。
秦松就问张易:“这么说,我们的训练内容,全部要跟着变化才行。”
张易想了一下说:“安保就按照刚才说的,学员集中时间,把太极拳套路学会,一个月内,我会研究出擂台上的格斗技巧,分解成套路,传授给他们。有三个月时间,短期班的人都觉得有很大提高。”
底下一个多月,张易除了考试,就是把格斗技巧想出来,教给秦松等人,从最初的格斗四式,一直拓展到十三式,全是针对擂台这个方寸之地,综合几派武学,想出来的格斗招式。
每招都是攻防一体,还可以根据对手行动,通过步伐移动转换,选择进击或者退后防守,招式可以互相组合,能随意变化,也不局限于太极了,还夹杂着八级拳,摔跤,擒拿,柔道,拳击和谭腿的技巧。
等训练班学员学会了太极拳套路后,整个竞技部,也学会了张易总结的格斗十三式,正式命名为天和十三式,作为天和道场的主要教材。
第一节正式课是张易亲自上的,当然先要忽悠一下的:“你们是天和道场的正式学员,经过一个月的练习,已经把太极拳的套路学会了,从今天开始,道场就会传授独门技法,天和十三式,你们两人一组,每天传授两招,在有限时间内,全部在反复练习这两招,一周内传授完,以后的时间,就是随意找搭档,继续用天和十三式对练,有这套功法,足够你练成高手了。”
六名陪练两两组合,轮流上擂台上,只用两招反复示范,让学员在下面照着学,张易和秦松一组,秦莉和唐茹一组,就在学员队列里转悠,看到动作不对的,就现场示范一下。
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张易教授唐茹时用过的,开头一周很枯燥,反复两个动作,练了两个小时,把各人都练到吐了,等一周后,张易就根据熟练度,开始调配对手,让他们就用这十三式正式对打,这些人一下子就找到了乐趣。
秦松他们也一直在练习,对手换成古文斌,张易拿本书坐在看台上看书去了。
到了周六下午,擂台赛继续举行,台上全是皇朝的保安和道场陪练,每天四场,夹着一场观众打老板的比赛,票价却降到一百元,基本上是爆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