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语言是种很神奇的沟通方式。老铁刚才一阵砍杀,确实令肖森克尔的士兵胆战心惊。但一句鼓动的话就能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出不同的意识。
比如此刻,老铁的撤走就被梅德从另一个方向解读了:“战士们,刚才那个矮人已经不行了!他逃跑了来!我们杀进去,其他矮人在我们面前只会如同土鸡瓦狗一般脆弱!”
神奇的是这种没凭没据的话居然轻易就说服了大部分肖森克尔战士,他们重新组成盾阵,调整方向继续向熔炉堡大门攻去。
钢铁城墙上无数个洞被打开,无数枪支从那些洞中冒出头来。瞄准着奔跑过来的敌人。而城头则无疑是留给树泉精灵的位置。
当肖森克尔的盾阵距离大门300米的时候。他们迎来了矮人的子弹雨。
当初在十万大山遇到的枪械攻击也很密集,可比起此刻来说算什么?
当初十万大山,他们遇到的是10把机枪和3000多矮人战士的枪击。
此刻他们面临的是无数门步兵炮+10把机枪和25000多把突击步枪。量变引起质变,支撑盾阵的肖森克尔重甲兵感受到的是从盾牌上传来的极大阻力。要不是他们全力使用斗气灌注,并且后面还有轻甲战士顶着搞不好就翻了。
而从外面看,现在剩下的6个盾阵就和6个炸鱼的油锅一样精彩,子弹打在盾牌上总是能放出一些闪光,而无数的闪光聚成一片,其亮度可以晃的人睁不开眼镜。
除此之外,步兵炮也开始轰击了,那些盾阵就如同趴在沙滩上的乌龟一样一动不动的等着被炮轰。
梅德也不知道是不是突然开窍了。他也意识到敌人的步兵炮必定会照顾自己一动不动的盾阵,于是大声叫唤指挥着“快向前顶!离开敌人的炮击区!”
这一嗓子一叫,肖森克尔的战士们都反应过来接下来会有什么发生,一身冷号已经冒了起来。
此刻只能向前顶,在这么危机的情况下,根本没有退路。于是盾阵里的战士们齐齐发力,盾阵终于可以向前动了一动。
静止状态下的盾阵严丝合缝,子弹是真拿他们没办法。但只要一动,原来严丝合缝的盾阵就出现了一些缝隙。这些缝隙只要出现的那一瞬间,立刻就有子弹会飞过去,命中一个个运气差到顶的敌人。
肖森克尔的士兵们是等着枪林炮雨来到的熔炉堡城下的。现在只有3万多人了。
梅德回头看着一路上留下的战士尸体,突然有些想哭的冲动。此时不能露怯,梅德必须做他能做的事,此时如果稍有迟疑,战斗就结束了。
肖森克尔的战士们先尝试攻击大门。没有撞车,梅德命人从山林中截了一段巨木来冲城门。能带过来也是十分不易。但现实最伤人。100个最有力气的战士托着巨木反复冲击城门,但那城门连一点点反应都没有。
梅德看巨木冲击城门无用,动起了其他主意。他命令继续冲击城门作为佯攻,同时几个身手比较好的战士用勾爪和弓弩的形式丢到城墙上攀登上去打开城门。说起来这种装备还是从笛卡尔军工展上学去的。只是梅德的手下仿造的比较粗糙,射程也不足。好在此时射上城墙还是可以的。
梅德不知道的是,在他的上方城墙上,矮人战士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熔岩水等着他们了。
结果和预想的一样,老铁早就猜测到肖森克尔没有强力有效的攻城工具,必定会采取佯攻正门偷袭城墙的方式了。梅德的指挥思维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事到临头再想招,根本没有计划。实在太好猜了。与他策划三国攻笛的战略思路完全不再一个层次。
当梅德见到他即将爬上城头的士兵浑身被岩浆包裹着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