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看大家自己怎么选择吧。不过我有个想法,不管大家选择哪种方法,最好由村里定一个统一价格,否则价格不一样,会引起恶性竞争的,那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而且凡是参与的村民,也都要签一个保密协议 ,即不能将这种方法,告诉外村人,否则泄露出去,我们不是凭空多了许多对手吗?”陈维又补充道,李好仁立即把头点的跟鸡啄米一样,没错,是这样的,还是陈维想的周到,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啊。
李好仁今年快六十了,陈维才四十,因为修炼的关系,看起来才三十岁的样子,他喊他年轻人,也没错。
“好,那宜早不宜迟,我现在就用大喇叭,喊大家过来开会。”李好仁也是个急性子,立即就去了村部,动用了大喇叭。
等每家每户都到了后,他就把陈维的话一学,众人立即都惊喜万分起来,不过也有那么几户,故意歪解别人,觉得陈家人肯定没有那么好心。
“陈支书,你说的那个像作坊式的统一管理,那负责买材料和销售的人,最少得有多少钱,才能办成呀?”其中一个村民提问道。
对对对,大家立即都被吸引过去,他们也想问这个事儿。
陈维笑了笑道:“也要不了多少钱,不到一千块就能办定。其实我个人是主张作坊式的管理,并且建议大家都办,这样百花齐放,才能良性竞争,都有前进的动力。悦之他们教的只是最基本的作法,至于如何让鞋子变得更有特色,更能吸引人心,那就要靠你们自己去动脑子了。”
接着陈维就跟大家说,这一万块,主要花在什么地方。
首先是要进一批材料,以一双鞋子五块钱的材料计算,你至少要进一百双吧,那就是五百块钱。
然后你把这些材料分别承包给别人做,你得负人手工费吧,比如每项5毛钱一张,那就得花去小两块钱,一百双就是两百块钱。
再次,你运鞋子去镇上卖,你得有车子拉呀,不管是什么车。总之你得有一辆是不是,至于装鞋子的东西,你有条件的可以用纸箱,没有条件的麻袋也行。
除了自行车外。其它的车子都需要油钱,你去市场上卖,你还得出摊位费,人家买了鞋你得弄个塑料袋子装着吧?一百双不可能一天卖得掉,你就得天天去。那中午总要吃饭吧?
还有杂七杂八的各种突发状况,所以没个一千块,是绝对拿不下来的。
下面的人听了都点点头,小声议论起来,总成本倒是不贵,就是这事儿太烦琐了。
如果真的做了这事儿,那其它工作都做不了了,要是鞋子卖得好,还成,如果卖的不好呢。那岂不是太亏本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总之呢李好仁把话带到,让他们各自回家考虑,和自家人商量好了,到时候再给李好仁回复,看看都是怎么决定的,村里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对策。
最后李好仁又把陈维夸了顿,说他富了不忘村民,竟然愿意贡献出这样的技术来,让大家要好好感谢陈家人。
大部分人都是很听话的对陈维说了谢谢。心里也越发感激,但还有那么几个刺事佬儿,说话阴阳怪气的,还说陈维如果真心为村民办事。为什么不干脆把作坊的股份分点给大家,这样大家直接都变成千元户,万元户了,哪里还用现在这样辛苦劳作?
若是往常陈维遇到这样的事,肯定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正因为他以前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让这些人才说了这样的话来挤兑他。
带头闹事的就是李友的父亲李大胜,还有一个不安份的刘寡妇在旁边煽风点火,弄的大家都有些意动,还真有人巴巴看着陈维。
不过现在的陈维,早就变聪明了,哪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