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指头算给陈维听,把他听的直点头,觉得儿子说的对呀。
陈悦之又将说明书交给二哥三哥,让他们俩负责教会爸妈和外婆。
李清霞会用之后,就心痒痒起来,对着陈悦之笑道:“阿悦,我真想看看,这电炉子烘出来的饼,和我们用石板烤出来的饼,有啥不同,反正家里有的是面粉,要不咱现在就试一试吧。”
付桂花也直点头,今晚不试成功,她是无论如何睡不着觉的,听说就这样一台铁皮架子,还得五六百块钱呢,而且每天还要十二块钱的电费。
“但是家里已经没有板栗泥了,那些都是现蒸的馅儿料,得明天早上才有。”陈慧之皱了下柳叶眉,有些遗憾的说道。
“爸,妈,外婆 ,这也正是我想跟你们说的第二件事。你们看,这快到下雪的时候了,板栗越来越少了,我们的馅儿得换换了。而且人家估计也吃腻了板栗味的了。”
“那悦丫头的意思是想换啥馅儿呀?”付桂花问道。
陈悦之掰着手指数道:“葱香、芝麻、红豆,绿豆,花生、红枣,咸蛋黄,糖心,都可以呀。”
其实这饼这么好吃,最主要就是因为水里面加入了草木精华,不管是加什么馅儿,哪怕是纯面粉,它的味道也是极好的。
全家人点点头,前面几样知道,每年端午节的时候,还拿来裹粽子的,只是这咸蛋黄做成的饼,也有人肯吃吗,会好吃吗?
“反正我看大家挺兴奋的,今晚不如我们每样做五十个,自己家先尝尝,要是好吃,再送到饭店,让肖叔叔和沈叔叔他们尝尝,若是他们觉得可以,那不是正好可以解决没有板栗的危机吗?”
大家一想是这个理儿,反正家里这些东西倒是挺多的,说动手就动手,淘豆子的、烧水的,剥壳的,大家忙的不亦乐呼起来,终于做了八样馅儿,每个五十,共计四百个饼,正好凑成了两炉。
烘炉上面有时间装置的。只要将时间设定好,等到了时间,它就会自动断电,并且发出嘀嘀的提醒声音。
不过就算陈悦之告诉大家是这样的。他们还是不愿意离开,就一直守在电烘炉旁边,死死的盯着它,生怕它会飞似的。
陈悦之见大家都要守在这儿,连大姐他们也是。只得让他们等去了,她一个人回房间看书了。
手触摸到抽屉里面的一样东西,摸出来一看,正是当日 在医院里,陈颜交给自己的古乐谱,据说是她先祖留下来的日记 。
索性现在无事,就翻来看看吧。
一打开,就看到了陈颜夹在扉页上面的批注,大概是怕损伤了日记的本身,所以都只是用小便签条粘在旁边的。并不敢直接在上面写。
据陈颜的意思,这本日记在他们祖上已经传了七八代了,真正想起要研究的还是到她这一代,因为以前要么就是大时代不允许,要么就是保存者大字不识一个。
看过陈颜的前话之后,再翻开,看到一张十分古朴泛黄的纸页,那才是日记 的真正内容,只是才瞄到一眼,陈悦之就震惊的浑身发麻。像在晴天里,被霹雳砸中了一样。
第一页的内容陈颜等人并没有破译出来,只能隐约看懂一个日期,而陈悦之却是一眼就认了出来。并且泪水潸然而下,逐渐模糊了视线。
第一页的内容是:大燕朝十五年,是我穿越来这里的第一天,不过当然啦,当时我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大人们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并且夸赞着我长的好漂亮,好像陈大将军和陈夫人,以后肯定虎父无犬女,一定也是厉害的女将军之类的话。
我的目光顺着人群的指向,我看见坐在上首的一位面容白净,相貌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