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说道,品级待遇什么的他不在乎,他想看看新官服。
陈广寿没有带新官服来,两个月的时间官服只是定了模样,再就是做了十几套杨锐受命总理一职时用的官服,而其他官员的官服没有半年以上时间是做不好的。
“品级还是参照以前的,不过有两个增加,一是国会议员,皙子那边认为国会议员代表万民,级别还是要拔高的,所以,”陈广寿停顿了一下道,“他认为这六百议员的地位只在皇帝之下,不能在万官之下,也就是说,他们的等级将是一品。”
“嗯。我没意见。”杨锐说道,“这些人的地位是要提高,要让他们有主人翁精神。”
陈广寿不明白什么叫主人翁精神,但杨锐历来名词很多,他接着道,“再就是乡镇干部,也是要有品级才好——先生,按照查证之后的数据,乡镇干部的数量只有原来的七成左右,很多县十万人以下的县,不需要那么多干部,再有就是十万人以下的县,巡警和税警数量也可以相应的减少,核算下来,全国官吏总数将在三十万以内,加上巡警、税警、教师,人数在一百万之内。”
“嗯。这个不重要,当时的数字是粗估的,具体的等全国的数据上来之后我们再调整吧。”杨锐早就明白数据的不准确,“不过官吏、警察的人数减少,老师的名额就可以往上提了,只是这也要学部那边拿出方案来。”
杨锐忽然想到各部门的发展都是要互相协调的,一切都是为了三十年之后的二战,虽然现在他不明白到时候是个什么形势,中国又是要和谁结盟朝哪进攻,但现在全国的总计划还是要做出来的。
在他微微走神的时候,陈广寿接着道,“县令最低一级是七品,那乡长镇长就定在八品,再往下还有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三级,这主要是乡镇里面的干部了。待遇按照之前的商议,没有品级的办事员三两每月,一年十三个月薪资,从九品为四两,九品五两,从八品七两,八品九两,从七品十二两,七品县令十六两……”
陈广寿说的详细,杨锐听的却不是那么在意,他知道最高的就是正一品九十九两,不过,这还要扣税,再减去养老金,怕拿到手只有八十多两;而且他还知道,这个薪资亮出去,也是要引起舆论轰动的,这基本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路数,对官吏极为抠门,再配上督察院,估计那些有心当官的人,或正在当官的人怕到最后又不少要弃官而去。不过杨锐都不在乎这些,薪酬都是严格测算过的,足够官员养家。
另外就他而言,治国是没经验的,他现在是按照管理公司的理念来管理官员,就事论事,不讲人情,能干就干,不敢滚蛋,没那么多虚言委婉;而他自己,也只认为自己是一个后世的CEO,这是他的理想之一,后世还没有实现的东西,居然在这个时空实现了。
陈广寿把待遇什么的说完,正想听杨锐的意见,不想杨锐却道,“官员手册编写好了?还有培训课程如何了?”
“手册已经编写好了。”陈广寿见杨锐问起,这才想起这件重要的事情还没有汇报,“官员培训课程还没有完全编排好,不过岗位说明书大部分写好了!”
“那手册马上送过来吧,各级的岗位说明书我也要一份。”杨锐说道,“培训课程要加快,临时政府一旦组建,各地的培训班就要开课。广寿,你知道吏部的重要性吗?”
“我明白!先生。”说了半天的陈广寿有些累了,但杨锐一提吏部的重要性,他的背脊马上竖立起来,“吏部分析整个政府的工作需要,制定适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分析每一个岗位需求,制定相应的岗位说明书,根据长期规划和具体岗位要求,选择合理的薪酬,招聘并培养合适的人员,以及对每一个官员进行绩效考评,与之同时,吏部还要塑造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