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彻尾的入侵行动。
法国这几年正在试图跟苏俄走进,共同制衡德国,也无法支持制裁苏俄,倒是意大利表现的如同一个公正的审判者,高叫着国际社会应该组织同盟军,讨伐苏俄的非法行动。可连德国都因为跟苏俄正处在密约时期,进行着各种秘密军事合作,而拒绝制裁苏俄,意大利只能是孤掌难鸣,或者说白白捞了一票政治形象。
苏俄的准备显然很充分,他们的军队配备充足的冬季作战装备,近百万人都拥有防寒效果极佳的棉服,坦克、飞机等装备,都有防冻设备,因此军事行动极为成功,只是也有一些失误,在很多次占尽优势的情况下,竟然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还被俄罗斯军队给与了大量杀伤。
也未必是苏军弱,或者说俄罗斯帝国困兽犹斗之下,超常发挥,让人见识到他们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武器装备较为先进,西伯利亚的巨额石油收入,除了维持那些老贵族的生活,也就是砸进军队里了。
但是苏军普通士兵的战斗热情明显比沙皇的战士更高涨,苏俄建国已经15年,可以说18到20岁的适龄兵员的成长记忆,都是苏俄时代留下的,他们从小学开始,接受的就是苏俄的教育,脑海中的沙皇就是腐朽堕落的压迫者的典型,战斗起来士气高昂。
所以苏军始终占有优势,半个月时间,装备精良的一百万苏俄军队占领了叶卡捷琳堡之后,很快就调集兵力将车里雅宾斯克包围,可是他们打了整整两个星期,损兵20多万人之后,还让防守这里的30万俄军成功突围,让人大跌眼镜。
这一战证明,沙皇的军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也是历经苦战锻炼出来的百战精兵,军官从沙俄时代就开始作战,不缺乏在彼得堡上过正规军校的正规军官,这一点上他们的教育水平甚至比对面的对手还高。
所以指挥上略胜一筹,只是毕竟兵力不足,未了避免被包围聚歼的结局,只能选择突围,让苏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成功突破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长久以来组成的边境防线,然后就可以从容的将军队开进西伯利亚腹地了。
这时候杨潮开始公开呼吁国际社会制裁苏俄的入侵,也积极呼吁中国介入,告诉中国人唇亡齿寒的道理。
只可惜中国政府对此保持了沉默,显然这是杨潮跟米青在演双簧,杨潮看似努力,实则是在催促苏俄快点行动,给苏俄制造中国随时都有可能介入的危机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