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些巨头服从他们,而杨潮则从这些公司本身入手。
卡特尔是一种垄断组织,但是跟托拉斯不一样,只是一种通过各种协议约定价格和生产比例的垄断组织,简单说起来就是两家卖烧饼的签署一致协议,规定每家每天各烙几个饼,价格是多少,最终达成控制市场供应和销售的目的。
杨潮现在还不想跟英美争夺控制权,但是这种商业合作还是可以的。
至于资本入侵的问题,威廉二世的时候这些企业都要出售资产,阿道夫可没有那么好说话,拿枪逼着到时候都得卖了工厂,再说了杨潮认为恐怕是这些人得担心中国资本的入侵才对,二战之后杨潮可不会满足现在这样的比例,到时候能给这些人两成就算仁慈了。
很显然拜耳很感兴趣。
“你们呢,我们同样欢迎巴斯夫和阿克发去中国投资,中国的煤炭资源你们肯定很清楚,煤炭价格比德国低了一半,光是烧掉发电的话,实在是太浪费的。”
巴斯夫和阿克发更感兴趣,中国庞大的市场,谁不流口水。
只是对于股权他们有些顾虑,这些人现在还都是家族企业,虽然规模庞大,但是跟路边的小铺子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各自的独立性很强。
“想想吧,既然是合伙做生意,中国自然也是要分享利益的。你们在德国的资产说实话现在不值什么钱,如果愿意合并我愿意提供金融帮助。但是控股的话,你们知道,中国的资本家是不会满意的。起码那些持有你们股份的资本家,不可能出售的。除非通过股权换置,而股权换置的话,你们的在德国的资产跟中国的资产对比,你们心中应该有清晰的对比。”
杨潮说着,其实他跟这些德国企业合作,不打算出一分钱的,就用青岛的这些企业过去的资产跟他们在德国的资产合并,重新组成新公司,拥有青岛拜耳等公司资产的资本家可是不少,其中的主力是上海银行团。
拜耳略微考虑了一下点了点头。
但是在青岛没有生意的巴斯夫和阿克发疑惑:“那我们呢?”
杨潮笑道:“我愿意向你们注资,帮助你们在中国投资,股份呢我只要30%,你们保留40%,剩余的在上海发股票融资。”
跟克虏伯比起来,这些化工巨头的日子最不好过,克虏伯他们拥有的矿山、土地还是实业,即便在贬值,东西起码在,他们这些化工巨头,最重要的其实是技术,现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他们的技术一文不值。
德国市场不用考虑了,以现在德国的情况,他们完全失去了信心,即便英美在玩救助,可英美嚷嚷的救助已经好几年了,就没有起到过好的效果;美国市场他们也不考虑,美国的化工业巨头杜邦不会答应他们侵入美国的;英国的不内门等巨头也不是吃素的;法国更不用提了,打死都不可能让他们向法国出口的。
那么就只有中国这样的市场能让他们发财,说发财有些夸张,能活下去就是奢望了,所以这三家也没有选择,只能同意杨潮评估一下他们在德国的资产,组成新的公司,然后在中国去投资。
但是他们也不是完全失去控制,他们得到了杨潮的保证,你就是杨潮将手里的股权信托给他们,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70%的股权,依然在公司中拥有话语权。
他们是家族企业,但是也不介意分股,因为他们的公司中股份也不完全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而是分散在大大小小的家族成员中,甚至一些亲戚朋友和合作伙伴都有他们的股份,只是没有公开在市场上流通罢了。
化工巨头们没有意见,克虏伯更没有意见了,他已经打听到英美救助德国的方案了,要将克虏伯置于一个英美控制的卡特尔之下,对此他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