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那迟到的工业化,丹麦主要出口的还是农产品,比如猪肉和黄油等,这些中国都不需要,四川养的猪,比丹麦只多不少。
因此他们注定要失望了,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钢铁,丹麦和瑞典的产品都不可能打入中国去。
小国中唯一有发展前景的是荷兰,荷兰作为16世纪辉煌一时的海上马车夫,根基是很好的,工业时代却步步落后,荷兰的工业革命跟丹麦和瑞典基本上是一起发生的,比英法德等国都晚,甚至比原本是一个国家的比利时都晚了半个世纪。
但是这几个小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育都非常发达,在没有工业化前,他们耐心的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瑞典、丹麦的教育水平现在就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了,荷兰的教育水平也远高于欧洲平均水平。
所以三国的工业革命一出现,站的高度就比较高,比如荷兰是以造船和电子产业带动,飞利浦是荷兰最大的雇主,2000名工人生产的灯泡供应欧洲各国。
只是他们的国内市场都很狭小,荷兰还好,有东印度殖民地,哪里几千万人,尤其是日益富裕的华人是很好的消费市场,因此这两年荷兰慢慢盖过了丹麦和瑞典,在北欧一带鹤立鸡群。
本来跟荷兰是一个国家的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情况就差多了,工业主要以钢铁业、制造业为主,看起来很高端,可是太单一了,英法德的钢铁和制造业都比他们还强,没有市场的情况下,他们想不萧条都不行。
这就是分裂的代价,一战之中比利时被德国侵占,可想而知,如果他们没有跟荷兰分家,以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达的工业和煤铁资源,加上荷兰覆盖全世界的商业网,加起来上千万人口的规模,德国想入侵肯定得考虑一下后果,就像他们一战、二战始终不敢入侵瑞士一样。
海上马车夫分裂成了南部工业发达的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及商业和金融发达的荷兰,结果三个国家本来应该是十分互补的产业,各自为战,纷纷失去了优势。
现在荷兰人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作为邻国这两个国家更没有机会了。
荷兰人以南洋殖民地上的矿产、蔗糖、食用油、烟草、巧克力和粮食等的加工产业为轻工业基础,造船业为重工业龙头,机器产业开始崛起,加上广阔的殖民地市场,全世界现在都看好他们。
所以杨潮对荷兰人也相当热情,尤其是跟荷兰人合作的希腊港口项目,荷兰人极为重视,陪同杨潮在婚礼之前就去考察了一番。
对于荷兰人提出的,继续扩大双边贸易额的要求,杨潮欣然接受,荷兰人表示愿意给中国钢铁业零关税待遇,换取向中国出口电子产品的优惠。
荷兰要发展造船业,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两座港口,已经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已经成为了欧洲最有竞争力的优良港口,已经开始恢复几个世纪来的中东欧转口贸易辉煌,他们现在还打算恢复当年的造船业辉煌。
这需要大量的钢铁,用中国的钢铁,还是用欧洲的钢铁对他们而言没有区别,如果能换取到其他的优惠,他们十分乐意。
只是荷兰人的算盘打的很精,他们取消钢铁业的关税,肯定绝不会只给中国,英国法国甚至德国他们都不会得罪,但是却要换取进入中国电子市场的机会,而中国电子市场现在竞争严重不足,竞争力最强的美国人已经撤出了中国市场,荷兰人认为那里有大片市场空白,他们一定会大有可为。
不过杨潮接受了,将中国电子产业都交给西门子,这也不是什么好事。不便宜了荷兰,就要便宜其他国家,今年日本人跟美国通用电气达成了共识,三菱和三井分别跟美国的通用电气和西屋电气合作,在日本建立了大型电子工厂,专门面对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