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嘴上叫嚣之外,就没有了下一步的动作,英国外交官只是一个劲的向荷兰保证,他们会坚定的支持荷兰,可是根本不可能有实质性帮助。
巴达维亚可是被封锁了两个月了,在封锁下去,荷兰经济就要崩溃了。
但中国政府始终没有跟荷兰人正面接触,他们占领勿里洞岛的时候,给荷兰发了一个照会,告诉荷兰人,如果不反抗,就不会死人,所以当时荷兰人的抵抗只是象征性的,他们的军队连子弹都没有发,就是担心士兵忍不住,擦枪走火引起战争。
可是巴达维亚这里,中国人还是这一套,荷兰人却不敢放弃了,勿里洞岛放弃了也就放弃了,哪里的锡矿虽然吸引人,可跟爪哇岛的油田比起来,就不足为道了。而且巴达维亚是他们的殖民地的总部,第一大城市,总督府所在地,把这里都丢了,就太说不过去了。
但是守也是不可能守住的,于是他们只能用布雷来防御,让中国舰队开不进来,所以与其说是南洋舰队封锁了巴达维亚,不如说是荷兰人自己将巴达维亚堵起来的。
正因为有这些水雷,南洋舰队才没有进攻,而是要求荷兰人投降,自己把水雷清理了,让中国舰队靠港,展开调查。
荷兰人哪里敢放中国人上岸,他们很确定中国人来了,恐怕就不会走了。不然调查去勿里洞岛就行了,为什么非要上巴达维亚的港口。
“不不不,我们对南洋没有领土要求,我们只是为了保护华侨的权力。”
面对荷兰驻暹罗公使对中国这次军事行动诉求的询问时,杨潮信誓旦旦的表示道。
“不过,更多的,我就没有权力告诉你了。不过我建议你们接受潘训的要求,因为这是正确的解决方式,而不是祈求英国人的帮助。老实说,如果不是你们让英国人介入的话,事情还不会这么麻烦。”
杨潮十分诚恳的说道,至于荷兰人信不信,他就不知道了。
荷兰人愁容满面的走了,而他很快就受到了他们国内的回复,让他继续跟杨潮接触,最好能得到杨潮的保证。
可是他再也见不到杨潮了,杨潮很快就离开了暹罗,回国去了。
英国人靠不住,美国人不想管,荷兰人倒是想谈判,但是潘训给的条件是让荷兰人先把水雷排了,等中国士兵踏上巴达维亚后双方再谈。
荷兰人屈服了,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杨潮私下的保证,希望杨潮的信用还有用,否则他们就真的没有半点希望了,除了灰溜溜的撤离南洋外,难不成还要跟中国人打一仗吗?
荷兰人按照布雷图,小心翼翼的自己把自己扔下去的水雷一颗颗又起了出来,清理出了巴达维亚的航道,亲自将中国舰队迎接进了巴达维亚港口。
两万中国海军陆战队员和海军士兵踏上了港口,立刻就解除了荷兰驻军的武装,接着开始对陈润发事件展开调查,一份份残酷的南洋用工情况被公布到报纸上。
潘训每一次都情绪激昂的对这些人间惨剧予以谴责。
报纸上每天都有潘总理如何如何说的消息。
这让潘训一时间赚足了眼球。
同时很多报纸也在开始报道潘训总理施政这几年的政绩,在全国建设了两万多所小学,全国百分之八十的适龄儿童开始走进学校,只是学校还是在收学费,对很多贫困人家来说还比较辛苦,而且一些偏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全面推广小学教育。
但谁都不否认能做到这种程度,潘训的功劳已经超过了清末李鸿章、张之洞那批人办教育的功绩了。加上这次南洋事件,潘训多次发表评论,时而对海外华人的遭遇报以同情,时而对殖民者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