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个突破。
只是沙皇政府感觉到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变得更加颓废了,政府官员只顾着贪污腐败,军队也无心训练,军营中酗酒、赌博甚至到处找女人,还有开小差长期不归的,这个政权的上层基本上废了。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这些贵族们看不到希望,就像当年南宋的君臣们偏安江南一样,人无斗志自然就颓废。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西伯利亚的俄罗斯民族在持续衰败,这是一个大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堕落的情绪,沙皇退败西伯利亚后,当地人口只有300万人,其中近百万是老人,剩下一百多万是妇女,十岁以下的儿童则有40万左右,另外还有30万左右的伤残人士和逃过战争的青壮年。
这种人口结构自然是不健康的,是战争的后遗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作为人口骨干的青壮年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率是大大高过出生率的,意味着整个族群正在衰落,这种大环境造成的民族心理也助长了统治阶层的颓废。
就好像清末英国人来到中国,看到清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死气沉沉,社会一片灰暗,城门口整天有一群懒洋洋晒太阳的乞丐,由此英国人得出中国人懒惰的结论,同样是大环境对民族心理造成的影响。
另一个现象是中国人对大烟的嗜好,在全世界的大国之中最为强烈,原因还是社会死气沉沉看不到希望,下层找不到上升空间,上层也没有进一步突破的机会,所以就会出现这种醉生梦死的土壤。
反观后世中国随着工业化蓬勃发展,中国工人成为世界上最勤劳的工人,而西方社会却开始堕落腐朽,西方多国甚至允许毒品和卖yin合法化,埋藏在自由嘴脸之下的,是整个社会的死气沉沉。
北国的西伯利亚问题没有引起新的冲突,随着中苏建交,通过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铁路恢复了交通,大量中国设备开始运往苏俄,中欧之间的地面交通畅通了。
而跨过中国广袤的领土,直达南洋地区,这里虽然不在中国的统治之下,但是经济层面上,中国人几乎完全控制了这里,梁启超在南洋流亡期间,认为南洋是中国人的经济殖民地不无道理。
当然这里的上层,还是西方殖民者,他们借助巨大的政治特权,攫取巨大的垄断利益,但是整个中层,却是勤劳的中国人在控制,城市中的大小商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华人,种植园主几乎都是华人,数量庞大的华人中间阶层创造了南洋地区八成的财富。
但是隐藏在成功背后的,则种种黑暗甚至是肮脏。
勿里洞岛本是一座荒岛,整个岛屿被热带雨林覆盖,只有沿海地带有少部分当地人。
历史上这里在英国和荷兰之间多次转手,1850年代荷兰人发现了锡矿,这里的开发开始了,荷兰人在中国招募华工,签订契约,大批引入华工。
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荷兰人拥有矿场,雇佣华人黑帮负责管理,这些黑帮没什么人性,只认钱,对自己的同胞凶如猛兽,加上锡矿所在地到处是深山密林、瘴气雍塞,劳动异常艰苦,在开发过程中华工死亡过半,华工称锡矿洞为“没人洞”、“死人洞”。
死人怎么办?
继续招募呗。
条件这么恶劣,还有华工愿意去?
骗去的呗。
而且在这个欺骗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良华人帮凶,有的人不惜将自己的亲友,相邻欺骗到这里当工人收取佣金,就好像后世的传销组织中,大量的无辜者是被他们的亲人骗进去的,人性的恶有时候是十分恐怖的。
广东人陆润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同村的陆大安去南洋发财了,他爹就央求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