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渗透巴西。
围绕伊塔比拉露天大铁矿,目前已经有5万中国矿工在这里扎根,伊塔比拉这个小镇,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座人口超过10万人的中型城市,而且7成以上的人口都在为铁矿服务,铁矿为镇上修建了铁路、医院和学校,修建了电厂、自来水厂,现在这个镇的居民百分百的支持铁矿,如果巴西政府真敢打铁矿的主意,老百姓就要造反了。
铁矿所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加上铁矿分红和每年的税收,现在从矿山上的收益占到了他们财政收入的6成,远超过去最大的咖啡业提供的3成,因此州政府也不可能看到铁矿山关门。杨潮还用矿山股份收买了三分之一的州议员,这些议员每年能从矿山分红10美元,因此也不可能看着州政府威胁矿山。
因此唯一的威胁,只能是巴西的民族分子,只可惜巴西这个民族大熔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所谓的民族主义者,战后这几年,他们的人口涌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因为意大利和德国的经济问题,这两国大量向巴西移民,一时间比中国的移民数量多的多。
种族主义倒是出现了,尤其是美国人在后面煽动,一小撮种族主义报纸开始抵制东方黄种人的入侵,要求政府限制亚洲移民,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移民。只可惜他们的数量还太少太少,暂时成不了气候。
另外杨潮也开始以伊塔比拉为样本,开始在其他地方,比如巴西最大的铁矿区卡拉加斯地区开发新的铁矿。
卡拉加斯可不仅仅只有铁矿,铝矿、煤矿,也十分丰富,被认为是世界上矿床类型最为丰富、资源聚集程度最高的成矿带之一。以巨型的浅层富集型铁-锰矿著称,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群)。小型脉状铜-金(钨-锡)矿床、金钯铂矿床、沉积型锰矿床和与铬-镍矿床等等都值得开采。
后世这里占据了淡水河谷三分之一的铁矿出产,年产铁矿石2.379亿吨,煤540万吨,铝土矿1250万吨,氧化铝590万吨。
唯一不好,也是最好的是,这里是巴西偏远的帕拉州,位于亚马逊雨林地带,生存环境低劣,人口极为稀少,除了铁矿区是光秃秃的红色地带外,四周都被雨林包围。距离帕拉州首府贝伦都有400公里左右的距离。海轮最多可以沿着托坎廷斯河到图库鲁伊,这里距离铁矿区还有两百公里距离。
所以不好的是,至少要在雨林中修建两百公里的铁路,才能跟大海连通,才能将大量的物资运输进来,将矿产运输出去。
利好则是,这里荒无人烟想怎么移民就怎么移民,就是移民一百万人,巴西人估计也没意见,甚至监察都监察不过来。
当然中国也不可能移民那么多人,但是光开采这里的矿产资源,也足够支持建设一座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了。在发展一下热带种植业,比如种植橡胶园,能支撑一座四十万人口的大城市。
除了这些,在杨潮的大力支持下,这几年连续亏损了200多万美元的基础上,张謇带领的农业资本家团队,在巴西内陆开拓了四十多家超大型农场,每家占地规模都达到了100万亩以上。
张謇在农业界拥有极其强大的实力,不提东北的大农场,仅仅江苏苏北一带的盐碱地上,在通海垦牧公司的带领下,以南通为中心绵延数千里的苏北盐垦公司就多达四十多家。这些公司将苏北沿海的盐碱地圈起来,花大力气改良土地,种上棉花,从1914之后的八年间,就开垦出了500多万亩的棉田。
相比中国沿海的盐碱地,在巴西开垦稀树草原,不要太容易了。
每一家公司进去,那不单单是机械设备进去了,人也跟着进去了。
以他们摸索出来的中国苏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