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上见到的一样的面孔后,他忍不住腿大弯就要跪下去。
杨潮立刻哼了一声:“刘县长让外面的人散了吧。”
杨潮的车队之所以停在这里,士兵们之所以紧张兮兮,正是因为城门这里聚集了一大堆人,其中有商人模样的,有官员模样的,更多的则是年轻的学生,最扎眼的是二十多个手捧鲜花的女学生,也不知道这个县长是从哪里学到的,听说大城市倒是流行这种欢迎仪式。
经历过刺杀的杨潮是不被允许亲民的,起码他的警卫旅长绝对不会同意,哪怕揍他他都不会允许杨潮下车的。
刘县长唯唯诺诺点头连连,肥胖的身体用难以想象的速度跑过去,大声吼叫着,很快人群就散去了。
刘县长又过来请命,被杨潮邀请上了车,一起围着利津县转了好几圈。
城里的街道很差,主街青砖坑坑洼洼,其他街道更是土路。
城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也就是一些商铺,平时将利津县的土特产收购上来,很多都是发往东营市售卖。
“利津县的发展不行啊!”
杨潮看了一圈叹道。
刘县长难堪的笑道:“卑职才疏学浅难堪大任,对不起利津父老。”
坐在副驾驶上的东营市长方维生面有得色。
杨潮很敏锐的把握到了这个细节,心中暗道,正是因为在东营附近,才造成利津县发展不上去,别说距离大城市是优势,没有一定的行政调解和规划,其实是最大的劣势,因为投资不会过来,你说你距离东营很近,那么投资商为什么不直接去东营投资呢?
低价便宜?
东营哪里可都是盐碱地,而且早都被杨潮圈占,白白送给东营市政府发展。
“不过你们这里的学校倒是不错。一路上竟然见到了五所学校。”
刘县长这才长了一点脸:“大人谬赞,不敢居功,不敢居功。卑职不过是建了三所而已,两所是前朝时候留下的。”
东营发展起来之前,利津县才是这一带的老大,清政府在利津县城里见过一所初等,一所高等小学。
“资金是哪里来的?利津县的财政可能应付?”
杨潮问道,对教育他向来很关心,潘训主持的义务教育已经在全国推广,扫盲进行了这么多年,往少了说也扫了两千万文盲了,加上教育培训出来的,中国五亿人口中,现在至少有一亿是识字的,适龄青年入学率基本上达到了八成,除了一些偏远地区,基本上是完成了义务教育建设了。
但是利津县这样的穷县,一两所小学是少不了的,中央财政肯定会补贴,但是他们建了五所学校,肯定不能都是中央财政的。
刘县长似乎就等着问呢,非常畅快的回答道:“卑职不敢贪功,卑职家办了一所学校,有一所是本县乡绅捐助,还有一所是商会捐助的。”
杨潮明白了,这货家里铁定是富豪,办一所学校来捞政绩。
于是就此打住,不再提这个问题了。
这次一行关键是经济问题,东营这种城市不用担心,体量到了那一步,会自发性增长的,只要不乱搞肯定会发展,倒是周边的中小城市需要支持。
“不知道刘县长对搞好利津县的经济,可有什么心得?”
这个问题就让刘县长头大了,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杨潮来他心里之所以忐忑,就是怕杨潮问这个问题,这是他的死穴啊。
“卑职,才疏学浅,难堪大任!”
刘县长只能找这个借口。
杨潮叹道:“刘县长客气了。在东营这种城市边上,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