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企业直接收购,不但将人雇佣过来,连工厂的设备都采购过来,因为过去他们就跟这些企业有关系,战争中断绝了贸易往来对他们的经营还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现在直接吞并,还能得到银行贷款支持,何乐不为。
于是英法在巴黎和会上瓜分德国,中国在巴黎和会之外,挖空德国。大家一时倒也相安无事,毕竟这么庞大的一个工业帝国倒下,足够很多国家吃的饱饱的了。
但是很快杨潮就发现情况超出了他的设想,一开始他提供了一份名单,其中包括精密光学、化工技术等必须引进的高端技术,让李思第找合适的企业收购德国企业和设备引入中国,
至于战争期间德国人发展出来的一些技术,毒气技术等就不用提了,悄悄买过来就是,还有战争期间德国人研发的潜艇技术、飞机生产技术等等都要引进。
这些是战略引进,杨潮给他们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让他们买下工厂直接搬迁,连熟练技术工人都雇佣过来。
可是青岛这些工业企业的雇佣规模似乎太大了,1919年年底,竟然就有将近100万德国人涌入青岛,其中的技术人员数量只有不到20万,显然很多德国人是到中国谋生来了,而这些人并不是中国紧缺的。
“是不是要采取移民限制措施了?”
杨潮开始犹豫起来,他真的有些担心青岛的殖民化了。
虽然很想限制这些德国人此时来中国谋生,但是杨潮还是忍了,不是什么国际主义情怀,不是他心地善良,而是他正密谋跟美国人打官司呢。
所以才有这次顾维钧当面质询美国总统的事情。
美国的排华法案依然存在,始终没有废除,第一是美国人的民族偏见没有改变,白人始终不能平等对待黄种人,第二是担心中国人殖民他们,尤其是干起活来不要命的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第三则是中国这几年并没有给美国人太大的压力。
杨潮当政的时候,做的最激烈的行为是,鼓励美国华人回国发展,这些人在排华法案之下,在美国过的很不舒服,有的人确实挣到钱了,可是社会地位还比不上爱尔兰的白人liu氓,整天生活胆战心惊,一旦离开美国回家探亲,就要担心回不到美国,自家的产业就等于没有了。
原本的历史上,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了二战结束,中国人真正大规模移民美国,更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是大量留学生在美国上学之后留下工作,无论是哪种方式,对中国都很不利,留学生留在美国,等于是一批一批将最优秀的人力资源白白送给美国,对中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杨潮可不想看到这种情况,与其让唐人街那些华人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死皮赖脸的待在美国,不如让他们回国发展呢,其中还是有不少富翁可以回国投资的,为此杨潮还组建了一个基金会,将平价收购他们的美国资产,让他们可以变现回国。
于是这些年离开美国的华人很多,美国华侨从最多时候的二十万降低到现在的不足十万,他们很多人都回国投资,现在中国数以万计的资本家中,有美国背景的就有上千人。
一战之后,欧洲衰落,美国崛起,尤其是英国的霸权岌岌可危,杨潮可不想看到英国人轻易的将霸权交给美国,所以他必须要遏制美国了。
所以他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跟美国交恶,排华法案就是最好的理由,历届政府都就这个问题跟美国人交涉过,但是从来都是喊的大声,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没有实际行动。
但只要一直在提,这就是一个理由,有价值的一张牌。
于是就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老调重弹,要求美国立刻废除排华法案,并且就此想中国政府道歉,美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