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二十万,劳烦状元公动员动员其他纺纱厂,正确解决五十万人,告诉大家不要担心人多。我贷出去的那些贷款可以延期,什么时候他们盈利,什么时候让他们还钱!”
“杨大人放心吧。”
“哎,这就是农业经济啊,抗风险能力太差了,家无一年余粮,一旦一年守城无着,立刻就是灾荒。”
杨潮感叹了一声,朝廷的诏命已经下来了,同意了杨潮自认救灾大臣的请命,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没人跟他争,因为这种事你不可能做好,做的坏了还要受牵连。
詹天佑哪里第一个准备好。
杨潮立刻找到他:“能找到的火车头都待命,在济南、郑州装载粮食,沿着津浦铁路,每隔五里设一个点,搭建好粥棚,不求能让人吃饱,但总不能饿死人!”
“每一个粥棚,留一吨粮食,必须有一个班士兵守卫。灾民是最可怜的,也是心理最脆弱的人群,游走在生死边缘,极其容易失控。恐怕已经有人看到了这个机会,在背后煽动起来了。”
詹天佑管理的铁路总公司,这几年已经完全建立了现代管理体制,现代管理体制的动员能力是农业经济远远不能比的,几乎几个命令过去,就能让数以十万计算的人员按部就班的行动起来。
这一点吴佩孚的军队都不行,毕竟吴佩孚的军队,还不是一只现代军队。
大量的士兵开始上车,火车第二天夜里,就开往津浦铁路沿线。
但也有不好的消息,李富安清查了山东所有官仓,发现没有一座官仓按照朝廷的规定,备足了必须的粮食,所有官仓都是老鼠仓。
抓人,这次大灾,也是契机,把这些老鼠屎都清理出来,山东境内大兴牢狱开始了。
所有牵连其中的人员,一抓到底,绝不姑息!
此举在救灾的大义下,朝廷上也没有掀起波澜。
杨潮已经将救灾方案,写成了条陈,报告了朝廷,要求朝廷在全国各地调拨粮食。
但是朝廷的反应速度太慢了,反倒是第一时间通过海关拨给杨潮叁佰万两银子,此时要银子有个毛用,杨潮要的是粮食。
美国人回应很快,愿意以成本价紧急出售给杨潮一笔粮食,但是粮食发送到中国,军舰至少也得十天时间,民船的话,半个月都是快的。
杨潮请求美国人动用军舰,表示他们一定能够获得中国人民的友情,美国政府同意了。
杨潮倒是可以组织飞艇舰队去拉粮食,可是那样一来除了能制造舆论外,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德国人第二个表示,将动用他们的储备军粮五千吨,尽快送到中国来。法国人表示资助中国两万吨粮食,英国人给一万吨,其他列强也多有表示,只有日俄两国没有,俄国人是因为国内运动刚刚平静,还腾不出手来,日本人则自己也在受灾。
其实这个时代,国际间互相帮助,已经很频繁了,当然形式大过作用,因为作为现代国家,其实西方人很少会碰上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比如旧金山大水灾,清政府下诏赈济,美国人婉拒了。
三天后,富强党、军队和铁路公司,都开始全速运转起来,军队一队队上车,火车则一趟趟驶向南方,富强党员开始赶往各个地方,拿出大把的真金白银,横扫市面上的粮食。
但是这时候,竟然粮价暴涨,很多粮商囤积居奇起来,把市面炒的火热,不但收不到多少粮食,反倒是把当地的粮价吵起来,让当地百姓受伤不已。
以清政府的习惯,对这些人该毫不留情的打击,没收财产,充公等等。但是现在你动一个试试,哪家敢于发这种财的粮商背后,不是站着一个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