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可是工业化计划,就差强人意了。
杨潮宣布在山东引入机器制造、造船、电缆等近十个西方工业项目之后,评论声音顿时就分为两派,泾渭分明。
这一次日本的那些革命人士找到了机会,大骂杨潮卖国,说这是把权益都让给了洋人,却不说中国根本就没有自己办那些工业的能力,他们才不管这些,就是一个劲的骂,这影响了日本留学生对杨潮的观感,他们大多数开始转变态度,对杨潮开始表达某种程度的失望。
但这影响不到杨潮。
杨潮还有更大规模的计划,这些大项目,不过是让洋人给自己一个保证,允许山东试点可以随时终止合作,杨潮真正的工业化计划,是大规模吸引真正的投资。
很快经过杨潮精心筛选的,多达一百多个项目的招商计划,就发到了欧洲,让王求组织留德学生,在德国巨型招商引资大会,邀请德国的大小企业参与。
“欧洲已经错失了一个美国,中国的工业化,欧洲绝对不能错过!”
王求不断的在德国巡演着,李思第给他做翻译,李思第懂得英法德三国语言,早在山东的时候就能跟洋人交流,他是留学生中最轻松的一个,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学业,就差一张文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