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盛宣怀那波人把汉阳铁厂给玩坏了,让张之洞实在是失望透顶,否则他这个老大臣恐怕也会反对跟洋人合办的。
进了宫,很快就见到了载沣。
杨潮诉说了结果,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说合办是为了吸引技术,以市场换技术,所有的道理都符合逻辑,看似很有可操作性,唯独一个洋人参股,让载沣十分为难。
“若洋人以此要挟朝廷该如何?”
载沣疑问道。
杨潮道:“洋人要赚钱,我大清要办铁路,合则两利,不至于惹出洋祸。”
载沣又顾虑道:“那钢厂也就罢了,最多咱买他的钢铁。但那兵工厂,造枪造炮,如何能操之洋人之手?”
杨潮道:“微臣以为,在我大清国土之上,即为我大清工厂。我大清要兴建新军,势必要采购武器。与其从洋人国家采购,不若采购我大清国土之上的工厂,岂非更利于操控。”
载沣道:“到底有些冒失。”
杨潮道:“臣愿亦应承担,若惹出洋祸,臣一力承担!”
杨潮当即作保证。
其实这次来,载沣态度十分暧昧,对杨潮说话比上次客气了很多。
载沣点点头:“卿用心任是,一切自有朝廷,真能脱责于爱卿。爱卿只管去办,办好了有赏,办错了不罚!”
载沣的态度更是让杨潮意外。
“臣谢主隆恩,必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杨潮立刻叩头谢恩。
“你尽心洋务,朕甚为欣慰,小成子,把朕挑出来的那几样玩意拿过来。”
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个檀木盘,上面放着几样珍品,莲花荷叶的官窑瓷器、翡翠大玉牌、象牙笔架、笔筒等。
还是杨潮上次说的,珠宝玉器。
带着几样赏赐,一直到离开皇宫,杨潮都弄不明白载沣的意思。
此时在皇宫中,载沣则在跟小成子感慨。
“你说这个杨潮,他图什么?”
小成子叹道:“奴才不知。”
小成子其实哪里有心思琢磨杨潮,他现在心里极为恐慌,因为他突然认出了杨潮来,认出杨潮就是那日杀慈禧和光绪的匪首,假托朱开山手下的匪首。
但是小成子可是把慈禧和光绪的尸体给卖了的,说是跟贝勒桂祥等人一起从朱开山悍匪手里抢回来的,他也是因为此功才得到了载沣的赏识,做了载沣的亲信,可是突然他认出了杨潮,这让他感到极为恐惧,如果事情败露,他死无葬身之地啊。
但是好像杨潮没有认出他来,这让小成子心中升起一丝侥幸,但是他是绝对不敢在载沣面前说出真相的,只求自己平安就好。
“我可听说他有万贯家财,却回大清办洋务,修铁路的钱都是自筹。还听说连宅子都卖了,举家搬到垦利县圈了一大片荒地。”
“奴才以为杨大人舍家为国,一片忠心!”
小成子连忙应和道。
载沣点点头,但这不是他这次改变态度的主要原因。
最关键的是:“他到底不是张之洞、袁世凯一党之人。”
载沣认为杨潮虽然精心洋务,但是跟张之洞和袁世凯却不是一路人,起码不是湘派和淮派的嫡系,那么就有被他拉拢的可能。载沣心里很清楚,顽固派是他的最坚定支持者,但是靠顽固派是成不了事的,最终还得办洋务,慈禧老佛爷和他哥哥光绪的惨状,他可不想落在他的身上。
所以杨潮这种洋务派的后进势力,就很值得他拉拢。
尤其是在办铁路的时候,载沣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