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夺鼎1617 > 第六百六十九章 黄太吉北伐!

第六百六十九章 黄太吉北伐!(3 / 4)

知消息,他将这场密谋公之于众,然后要求皇帝给大家一个说法,你是不是打算把你的这颗六斤四两的猪头献出去,让皇帝平息八旗贵族的怒火?

几次往返于广宁、锦州、塔山方向传旨意给多尔衮,范文程算是目睹了多尔衮以两白旗为核心,利用黄太吉授予他的临机专断之权,大肆的封赏有功将士,打造出了一个涵盖了几乎八旗各部的塔山系的过程。你这个时候却来献上这种预先埋伏刀斧手的手段,焉知哪个两黄旗官员的亲戚之中有在塔山受了多尔衮的提拔赏赐的?

但是,范文程偷眼去观察黄太吉脸上的神色,却是发现他也是阴晴不定,想来正是在权衡利弊得失。

说实话,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就算是黄太吉再能隐忍,也在心底里打算将多尔衮兄弟三人一刀两断了,把那数万人马一口吞到肚子里,一点渣儿也不留。听到鲍承先献上这条简单直接的计谋之初,黄太吉不由得心里稍微动了一下。不过,他稍稍的思索了一番之后,还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打算。不是他心中不忍,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多尔衮声望正隆,士气正盛,且无论是战功还是实力都不可小觑。如果此时杀他,先不说成功的概率,就算成功了,后面的许多收尾工作也是繁杂无比的,如何巩固胜利成果,如何稳定八旗贵族,如何安抚他们,在这大战刚刚停歇的时候,便做这样的大动作确实也是非常难。

黄太吉的三位汉人谋士,鲍承先、范文程都各自表明了态度。只有宁完我一个人兀自在那里苦苦思索着,看样子,他心中有想法却未曾成熟。

“陛下,奴才有一点愚见,请陛下指点。”终于,宁完我脸上的神情变得很是平和,以胸有成竹的语调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宁完我的主张其实也很简单,辽东大战时,锦州的文章从广宁做起,如今盛京的文章也要从另外一处地方做起。

“陛下曾经对奴才讲过,我大清兵在锦州、松山一线与明国兵马大战之时,黑龙江索伦各部野人纷纷从山林之中冲出,袭扰焚杀我大清军民的村寨。陛下,当日您对奴才等人讲过,此辈野人俨然已经成了我大清的跗骨之蛆,如何不借助扫荡北地边患,剪除这个现时的皮岛毛文龙的机会,好好的做一篇文章?”

“好!”

“宁先生果然老谋深算!”

“先生高才,学生惭愧!”

三人都是生就了七窍玲珑心的人,听了宁完我的这个开篇,便立刻揣测出来宁完我后续的手段。

以大兵北伐,扫清后背的索伦各部的威胁,不但可以扩大疆域,掠夺人口财物,进而提高了黄太吉的威望,还可以通过这一场战役,为大清奠定北疆的地盘,派遣官吏兵马驻守,三来,据说李沛霆那厮在极北苦寒之地也设有商站,有大批的粮草器械出售给那些尚未完全开化的野人。打好了这一仗,他设在黑龙江边的商站便是辽东大清的口中之食。大不了回头再好好的向他客套几句,多给些银两便是!

想到此处,黄太吉不禁一阵哀叹,哎,居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八旗内部做事都要先找李家二公子探探口风,这大清天下到底是谁的?

向北,将黑龙江流域大头人博穆博果尔所部索伦人解决掉,除了这些收获之外,更有一个君臣四人都不曾说出来的收获在里面。

这个收获,说到底与清军的军事实力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老奴起兵作乱辽东时起,便制定了所谓的八旗制度,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论是军事组织还是民政机构,都是以牛录为单位,三丁抽一,一丁披甲,余者为散丁。这些披甲兵中,一部分为巴牙喇兵,余者为步甲、马甲兵。战时披甲旗丁为主力,余者旗丁作为普通士兵使用,大多要

最新小说: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状元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五代风华 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