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军包,挎在肩上的步枪。一股逼人的气势在海军陆战大队整列完毕,开始行进的时候扑面向着码头所有人压去。
一支部队有了纪律之后,哪怕只是经过,都能让看到的人群感到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天津的老百姓是不识兵的,百姓们对秦军的了解大多数是通过市井传闻,也就是说书的得来的,近年来大公报的出现才有了切实的文字。但是脑子里依旧没有具体的形象,而淮军士兵们也是根据来自各地的传闻,大家心里头也都未必服气,直到亲眼看到这支部队之后,天津的百姓们和淮军上下才知道秦军到底是一支多么强大的军事力量。很简单的一件事,拿来一对比么,纪律的力量是最容易分辨和衡量的。所以天津的百姓们欢呼动天,淮军上下对秦军的敬畏之心也油然而生。
当然,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把纪律看成花架子,把眼前的海军陆战队看做秦军的精锐,而不是普通的代表的有眼无珠之辈,从来不少。但是这些人就算站到了刘暹面前,刘暹也不会跟他们一般见识啊?或者说,这种无能傲横之辈越多,不久后刘暹起兵夺天下的阻力就越小。
秦军本来定下的黑虎旗,刘暹现在越看越不舒服,心里头已经在算计着什么时候把旗号改成红色的。这样看起来顺他眼。
黑虎旗被高高的举起,接着大队长焦文斌领头唱起了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敌人消灭干净,
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
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
胜利歌声多嘹亮!
……”
军人就该有军歌。中国军队本来也有这样的传统。刘暹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略调整了几个不适合光景的字眼,就改成了秦军的军歌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文人来说,这首军歌的歌词太粗鲁了,虽然歌曲慷慨激昂,但被大公报曝光之后,还是贬多于褒。而且几个御史还对歌曲中的‘人民’两字大发感慨,认为刘暹‘思想品德’有问题,要严加惩处,很是在北京和全国人民大众面前刷了几回脸。
刘暹心里也挺担心北京会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如果满清真揪着这事儿不放,这首歌他就先搁浅算了。但是北京并没在这事上认真起来,那几位御史也就在大公报上刷了一下脸,就没别的声响了。只是军情处北京站从那几个御史身上发现了一些别的事情,极其有价值。倒是一种‘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喜庆。
小六十岁的直隶提督傅振邦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他是朝廷的老人,跟过向荣,随过胜保,僧格林沁手下听命行事,鞍前马后多年,现在登上了直隶提督的位置。有股子‘老前辈’的傲气,浑身散发着‘资历’的味道,对刘暹有些小意见。他曾听人说起过这首歌,当初在《大公报》上也看到过这首歌的词句,与这首歌一块登上《大公报》的还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一系列秦军的军歌,当时觉得这不过是骗人的把戏,什么人民的子弟兵,什么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纯粹瞎扯蛋。作为一名几十年行军打仗的老伍行,他是一点儿都不信的。也觉得这么宣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现在,听得身边这五百多人齐声唱响,一股可怕的气势在歌声中回荡,让他身上起了鸡皮疙瘩。
“军歌雄壮,我军亦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