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第642章 识时务者

第642章 识时务者(3 / 4)

河经河北到京。可是现在你看,漕粮等还哪个走运河,不都是走海上到天津,然后才船运入京。过去运河上十万纤夫。无数漕丁,你们哪个敢相信有一天说走海上就全走了海上,现在运河上船只可少的多,以前临清关,船队过关排队,有时都要排上四五天。”

新朝立国后。漕运改为海运,许多民间的商船运输也主要走海运了,海运一来运载量更大,二来速度更快,而且也更安全。以往明朝不肯走海运,而是所有漕粮商货都走运河,是因为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太多,没有人肯松手,但新朝,海运那是皇帝亲自决定的。

当年也有漕丁闹过,一开始闹的还很大,有些人自以为运河上有几十万人吃饭,闹一闹,皇帝都要怕。结果这些人多数都被强制迁去了关外台湾、海南等地了。闹的轻的还能移民过去后分田分地垦荒,闹的厉害的那些,现在全都还在那些大山的矿洞里挖矿呢。

“京师不是也有轨道马车嘛,据说现在好多矿上和码头上,也都有轨道马车呢。现在京师到天津之间铺一条轨道,也没什么稀奇的。”

李庄这时也点了点头,他们是进过京城的,京城就有这种轨道马车,车轮走在轨道上,两匹马就能拉着好几节车厢跑,还很轻快。

“看来以后我们拉纤的活也要少了。”

“你还想拉一辈子纤啊,如今家里有地,也不愁吃了。没有纤拉,还可以干点其它的啊。”

拉纤其实很辛苦,就如现在这样的三月天,有时一样得跳进刺骨的河水里推船。而到了夏天,他们甚至只能穿一条缅裆裤,只能摭住前面一点点,然后上半身和屁股蛋子都全露在外面。

因为夏天汗水多,而且他们经常得下河,一天到晚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再好的衣服也受不住。

因此运河上,经常能看到一排排拉纤的光屁股蛋。

而且拉纤久了,到了年纪大了,到时侯腿就难受了,甚至有好多人就是因为浸水太多,以后腿肿的都走不了路。

不是为了一口饭吃,哪个真愿意拉纤。如今大家生活也有奔头了,现在也是刚分到田地,等再过两年,大家手头宽松点,又还有几个真愿意来吃这个苦。到时侯,不那么紧张的时候,他们有空了,也可以去修路修水库之类赚钱,赚的是少些,但起码不用受这么多罪。

“听说大麻子他们迁去燕北省很不错,他们每个人都分了好大一块地,现在是建了屯堡一起耕种,听说过两年就能分田到户口,自个耕种了,好像一人就有一百亩地呢。”

前阵子,村里移民去燕北的大麻子回乡来清明祭扫,说了不少移民的事情,把移民的新家说的天花乱坠,他们一个屯堡百户人家,却拥有很大的一片地方,前后十里都没有其它堡子,附近所有的田地都是他们堡子的。

说的都有不少村民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去。

“现在也挺好,背井离乡有啥个好。”李庄当初是去不成,如今则是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移民再好,他也不心动了。

既然在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能活的下去,还有奔头,又何必要背井离乡呢。

“他们还是占了便宜,一人一百亩地啊,我们留下来分的地还得佃种交租。”有个同伴感叹着道。

“努力干,也能慢慢把佃的地都赎买下来啊。”李庄道。

这时一骑快马飞驰而过,马脖子上的铃铛清脆的响着,骑士背上甚至还插着一把旗子。

“信使,好像是天津那边过来的。”

“莫不是有好消息,难道是打小日本这么快就旗开得胜了?”

李庄与村里同伴们一起看着那滚滚烟尘远去的信使,各自猜测着。

最新小说: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