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早点结束贵州这边的后续,早点入云南。
刘钧拿起笔,在信中告诉刘侨,不要急着南下云南。先把贵州稳固,等朝廷选派的官员到达后,也还得继续在贵州维持一段时间。
至于云南的叛乱,不需要着急,让叛军先跳一回,朝廷也更希望那些乱党尽数冒出来,到时正好一网打尽。至于叛军造成的破坏,反正云南也没有多少汉人。
刘钧写到这里,停下笔,沉思一会。
许久后,他又提起了笔,接着往下写。
“如果有机会,别急着把云南的乱军消灭,试着把他们往南赶!”
云南的南面是缅甸和越南。
此时,缅甸与云南交界的不少地方,都曾经是元明时的土司,但后来为缅甸所占。比如木邦,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路。治所在今缅甸兴威。辖境相当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明洪武十五年改为府,永乐二年改为军民宣慰使司;万历三十四年地入缅甸。
东南的越南,更是在秦汉时就已经是中原设立的郡县,到唐末时又叛出,明初曾经收回,可后来越南人叛乱,建立后黎朝,明军退出。
在刘钧看来,虽然这里面有种种历史原因,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不过以前朝廷连云贵广西这些地方的实力控制权都很弱,对于缅甸越南这些天边的丛林地带,鞭长莫及也是正常。
可现在大汉正是强盛之时,朝廷拿下云贵改土归流后,对西南的控制自然会大大提升。这个时候,朝廷往南扩展,也是应该的。
国与国之争,本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不管以前中原王朝是否曾经拥有这些地方的主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大汉,有这个实力向西南再拓展一步了。
哪怕只是先把这些地方征服,收为帝国的羁縻州郡,一步步把他们纳入帝国版图,也是非常值得的。
刘钧很清楚,其实一个朝代,真正有进取心和进取能力的时候,大都是在前百年。前百年,就会固定王朝的版图疆域,如果在国初之时不拓展疆域,以后基本上也难有作为。
西南和东北一样值得朝廷开拓,甚至相比寒冷的东北,西南更具开发价值。
刘钧已经盯上这两个地方了。
不过他还需要一个理由,正所谓师出必须有名。无缘无故的征伐,当然不行。
刘钧相信刘侨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如果云贵等地的叛乱土司逃入缅甸越南,朝廷就有了出师入境的理由了。
不过缅甸和越南两国,如今的局势却完全不同。
缅甸现在是其历史上第二大统一王朝东吁王朝时期,近百年前,缅甸东吁国统一缅甸各部。但在四十年前,国内农民起义不断,阿拉干王朝的将领联合葡萄牙人攻占了缅甸国都,生擒了国王。缅甸差点亡国,丢失半壁江山,经历了十几年时间,才击败了葡萄军雇佣军,重新完成统一,再次中兴。
如今他隆王在位,缅甸国力不弱,但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势力再次入侵,东吁王朝的实力再次开始衰弱。
而东面的越南,不论国土还是实力都要弱于此时的缅甸东吁王朝。
明初,明朝灭越南胡朝,收复越南。但不久后,越南各地反叛,明军退出,黎利称帝,是为后黎太祖,国号大越。明朝册封了黎利,承认了黎朝,越南每三年向大明朝贡一次。
立国不到百年后,后黎衰弱,权臣莫登庸篡位,建立莫朝。
莫朝一度占领整个越南,但后黎朝的官员将领起义不断。最终后黎朝复辟,占据南方半壁江山。但在后黎朝形势大好时,复辟的后黎朝实际上的统帅陆淦却被莫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