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提出一些重要建议,而当我阐明塑造角色的看法时,他总能虚心聆听。”
随后,在主持人的有意引导下,话题转到了影片近乎真实的战场上面,一些老兵和历史学家也接受了采访。
大卫?布朗就是其中的一员,面对记者的话筒,他毫不掩饰对这部影片的赞誉,话虽然短,却铿锵有力,“在我看来,这是有史以来最真实和最震撼的反应二战的影片!”
其他老兵也纷纷附和他的意见,“影片对真实战场进行了最大可能的还原。”
“我根本没想过能见到如此真实的战争影片,好像又回到了那片海滩上。”
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以及研究诺曼底登陆的权威学者,斯坦芬?安布罗思也站出来唱赞歌,“《拯救大兵瑞恩》真实再现了当年战役的情况,毫无疑问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真实、最准确反映战争残酷性的战争片,无论是从战斗部署,还是士兵的表情、语言、相互之间的争论与埋怨,以及彼此之间的尊敬与爱,无一不与当年的士兵如出一辙!”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宣传,都是为了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这场试映和宣传活动,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时分,杜克驾车驶向马里布家中的时候,副驾驶位上的蒂娜?菲已经接到了福克斯方面的电话,试映的统计数据出炉了。
“福克斯回收了363份问卷,A级好评率百分之九十二。”
在蒂娜?菲看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观众口碑了,虽然观众口碑好,而像《肖申克的救赎》般票房大败的影片也不是没有,但她的雇主前三部影片,已经展现了堪称恐怖的口碑票房转换率,如果按照过去的转换率推算,《拯救大兵瑞恩》极有可能又是一部超级大卖的影片。
“院线方面呢?”杜克问道。
“北美院线联盟一共来了37位看片专家。”蒂娜?菲尽量简练的说道,“23人给了A+,12人给了A,其余的2位都是B。”
“院线的排片应该不是问题了。”杜克松了口气,没有足够的院线和排片率,再好的影片也不可能大卖,他说道,“把这个结果通知扎克、约翰、麦克和索菲亚他们。”
“嗯……”
轻轻点下头,蒂娜?菲拿出手机,开始拨打起来。
就在杜克驾车回家,蒂娜?菲打电话通知团队成员的时候,相同的结果已经摆在了世纪城CAA的一间办公室里。
梅尔?吉布森和马丁?鲍勃隔着办公桌相对而坐,两人都在翻看《拯救大兵瑞恩》的相关资料。
“这部影片的血腥残酷,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大。”梅尔?吉布森边看边对马丁?鲍勃说道,“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师家长联合会方面做一些工作,让他们号召学生群体不要观影,虽然影片分级是R,想必没有家长愿意陪同自己的孩子观看这样一部血腥的影片。”
“梅尔,注意到另一个细节了吗?”马丁?鲍勃把资料扔在办公桌上,“有两位记者同时提及,影片中的美军,有白人,有犹太人,却没有其他少数族裔……”
“等影片正式公映后,”梅尔?吉布森心领神会,“只要在后面推几把,一些少数族裔组织,肯定会不满,甚至会抗议抵制这部影片!”
“他们这是否认有色人种对二战的贡献。”马丁?鲍勃淡淡的笑了起来。
某些组织抗议或许算不了什么,但被媒体宣扬炒作一番,必然会给一部影片带来麻烦,甚至能引发很多少数族裔对这部影片的反感。
“马丁……”梅尔?吉布森想起了另一件事,“还记得我跟你提过的关于苏菲?玛索的建议吗?”
“暂时不要实施。”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