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三十九章辽西之战之调整

第三百三十九章辽西之战之调整(2 / 3)

场必然的选择。

在眼下建平东部山区正在激战,四道营子大山与建平城直接联系实际已经被切断。而在抗联渗透至建平东北部山区之后,四道营子大山制高点,实际上已经处在新惠与建平东部山区抗联的夹击之下,而更是目前整个建平县城以东战场的支撑点。

在自己已经放弃对新惠县城攻击,将攻击重点转向建平东北战场之后。四道营子大山就成为横亘在建平东北战场,与抗联控制的新惠县城之间的屏障。一旦四道营子大山丢失,那么他在建平东北战场将处于被合围的态势。

因为新惠战场上的敌军,随时可以快速加入近在咫尺的建平东北战场。所以在决定放弃对新惠进攻之后,横山静雄中将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增加对四道营子大山这个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为突出部的防御兵力。

然后才抽调部队,向建平县城东北战场增援。不管怎么说,先打垮一部抗联,争取尽可能的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控制在手中。至于增援叶柏寿战场,横山静雄中将认为自己现在是鞭长莫及,还是将那个方向交给鹫津铅平中将去头疼吧。

而此刻坐镇后方指挥的鹫津铅平中将。在得知一线战局的变化,尤其是得知敌军一部出现在建平西南山区,自己部署的突袭部队已经失去联络之后。尤其是在接到横山静雄中将最新决策之后,在后方也在第一时间调整了整体的部署。

他火速从朝阳、北票守军之中,立即各抽调了两个步兵中队乘坐火车,向叶柏寿方向增援。因为他知道敌军出现在建平西部山区,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行动。叶柏寿是锦承铁路上的要点,一旦叶柏寿丢失,整个辽西将会全面的被动。到时候深入辽西的抗联可进可退,机动余地相当的大。

叶柏寿虽说位于自己整个辽西防线的侧翼,但地理位置重要,是绝对不能丢的。哪怕是兵力再紧张,也要增加叶柏寿的守军。否则以叶柏寿仅有的三个中队守军,一旦四汉城河流域之敌南下,根本就无力抗衡。

满洲战场不是支那关内战场,东北的抗联不是支那关内的武装。日军一个大队,就是集中一个师的兵力,在短时间之内也不见得能够解决。要知道在支那战场,帝国陆军还从来没有一个步兵大队被彻底的歼灭过。

而这个大队居然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被敌军全歼,足以说明出现在四汉河流域敌军战斗力之强。用梅津美治郎大将的话来说,极有可能的抗联的主力部队。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不能不提防敌军在解决四汉河流域之后,立即快速南下攻击叶柏寿一线。

就在鹫津铅平中将,在后方不断的调整部署的同时。相对于横山静雄中将终止了对新惠的进攻,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转向。其越过四道营子大山的主力,与建平东北战场抗联所部在小房身、魏家窝棚一线激战。

李明峰对建平的攻势却是受挫,甚至是整个攻占建平,以便拉平整个战线的计划遭受到了失败。在无奈之下,李明峰只能暂时放弃攻占建平的计划,而将建平战场上的参战部队投入到建平东北战场。

建平战场之所以打成这个样子,倒不是建平战场上参战部队不拼命,也不是部队怯战,而是建平日军守军将城内所有的老百姓,都拉到城头上当做肉盾和人质。让攻击部队在扫除外围据点之后,最后的攻城行动,却犹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嘴。

打吧,这城头上到处都是老百姓。一发炮弹下去,死伤的老百姓要比日军多的多。如果强行攻城,这是要犯政治错误的。不打,上级的命令在那里摆着。指挥进攻建平县城的那个挺进军的旅长和政委几经犹豫,最终还是放弃了直接攻城而是将情况上报。

看着城头上啼哭的老百姓。这种战斗真的没有办法打。大家都是人心肉长的,城头上的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状元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