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淘汰下来的,在欧洲战场上已经力不从心的二手货。他们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向美国人表示自己与美国盟友站在一条线上的决心,以及出于自己战略利益上的考虑。”
“更重要的是他们想用这些二手货,替换美国人给我们的新式装备,补充他们自己手中的缺口和不足。老首长、政委,你们看着吧。别看现在签署协议,但是明年我们能得到的美国坦克数量肯定达不到协议上的标准。而明明自身产能不足的英国人,则肯定会提供给我们,一批相当数量的坦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随着德军新式的坦克不断出现,他们的所谓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十字军巡洋坦克,已经越来越不从心。甚至在面对着德军四号坦克的时候,他们最新式的丘吉尔步兵坦克和瓦伦丁步兵坦克,也无法满足需要。”
“而美国人的坦克,却还要供应苏联和我们,不可能都先可着他们。同样要面对德军新式坦克威胁的苏联人那里,英国人是不会动脑筋的。因为苏联人在战场上拖住的德军数量越多,对于英国人来说越有利。”
“在这种情况之下,英国人怎么才能在自身新式坦克数量和性能都不足的情况之下,满足自己的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多的搞到美制坦克。苏联人那里他们又不能下手,那么我们就成了他们最好的目标。”
“美国人的坦克,虽说一样与德国人的坦克性能上有差距。但是美制坦克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皮实。而且美国人M三式中型坦克上的七十五毫米榴弹炮的威力,也比英国人坦克上的四十毫米两磅炮要大的多。”
“老首长、政委,你们看着吧。至少在明后两年,我们恐怕不会得到太多的美制坦克。美国人不管数量多少会给我们坦克,但恐怕最后到我们手中的大部分最终都是英国坦克。而美国人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也不会对英国人的做法过于反对。”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是数量上大致的满足了协议上的要求。那么给我们是英国坦克还是美国货,他们是不会太在意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事先有一个心理准备。明后两年,我们得到的装备数量即有可能数量不足,性能上恐怕也很难让我们满意。”
杨震这番解释的很清楚的话,老帅听完沉思半晌才道:“从你的话来看,你对那些英国坦克和战术飞机的性能很不满意。那么他们提供的这批装备,你们还要吗?也就是说,那些英国替代品你们能接受吗?”
老帅的疑虑,杨震笑了笑道:“老首长,为什么不要?英国人的坦克,在欧洲对付德国人的确是已经力不从心。但是对付日本人那些皮薄,甚至大部分都只能算作装甲车的坦克,在最近两年之内还是足够了。”
“英国人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虽说平地二十四公里,越野十三公里的速度慢了一些,四十毫米的两磅炮威力也小了一些。但是七十八毫米的最大装甲厚底,结构也相当的皮实。四十毫米两磅炮对付德国人的四号坦克吃力,但是对付日军的九七式坦克还是足够了。”
“至于十字军巡洋坦克,速度快、越野能力极强。而且所谓的装甲薄,是针对德国人坦克的。对付日本人的坦克,他们的装甲倒是还能勉强对付用。至于发动机的故障,那是在北非沙漠地区漫天沙漠的恶劣地形上。到我们这里山清水秀,没有漫天的黄沙,应该不会再有这样的毛病。”
“随着美国坦克生产数量的增长,以及美军完成扩编,美国坦克的数量会逐渐增加的。再加上我们自己开始生产,我想在日军研制的新型坦克出现之前,我们会得到足够的新式装备的。毕竟日本人资源投入的重点,还是在海军,陆军装备生产速度相对缓慢的多。”
“我之所以要求苏联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