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我们的作战方案,还是都需要中央批准的。”
“不过,不管中央的决定是什么。但是如果中央做出决定来,我希望你都能够服从。杨震同志,也许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眼光不同。但是我们的出发点,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我们的将来。你想的也许比我们要长远,但是我们还是那句话,一切还是要慎重考虑。”
对于政委的这种想法,杨震没有拒绝。搞出这么大的动作,不请示中央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西进绥远,还需要晋绥军区的配合。而且在政治上,也是需要一定准备的。如果真的抢占绥远,不与那位绥远王发生冲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方面,还是要早做准备为好。
对于那位绥远王,杨震也算是久仰大名。此人不仅极为擅长防御,多次在防御战之中打出精彩战绩来。而且他不仅仅是精通防御,还精通长途奔袭与机动作战。其属下的三十五军,在杂牌部队之中战斗力绝对是一流,还要在一向以打硬仗著称二十九军扩编的两个军之上。
甚至与中央军中王牌部队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在部队的团结力上还要高出一筹来。先以一个团的兵力,独守天镇打的西北军损兵折将,三个月之内无可奈何,差点没有能顺利的撤退。
涿州一战,以不足万余人的兵力,在装备、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之下,在奉军几万大军的合围之下苦守百余日。在奉军集中了大量的飞机、重炮,甚至国内第一批实战的坦克和毒气的围攻之下,依旧是一筹莫展破城乏术。甚至那位东北王亲临一线指挥,也没有能解决战局。
如果不是孤军作战,长时间苦守其粮食、弹药已经消耗余烬,恐怕在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奉军,再有三个月也拿不下来。而在其后的长城抗战的收官之战之中,表现更是上佳。第一次创造了中日军队在作战之中,伤亡比例大致持平的纪录。
其所部在随后的绥远抗战,更是大放异彩。百灵庙一战,一举打垮伪蒙军数万人。使得自九一八事变后,气焰嚣张的日本人首次选择了妥协。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在忻口会战之中更是屡屡有上佳表现。太原作战虽然失败,但是责任并不在他。
在其后的五原一战,更是让日军吃足了苦头。而在几年之后,在内战全面爆发之前更是让眼前的挺进军政委吃了很大的亏。集宁一战,打的绝对是足以载入教科书的经典之战。晋察冀与晋绥两大野战军主力,差一点没有让他一锅给端了。
长于机动作战的关内部队,倒是被人家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其中固然有自己指挥上所犯的错误,但是与此人对战局的掌控与对战机的把握不无关系。甚至就连主席都说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的话。此人在国共两党之中,倒是都能挂上号。
其所部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在晋绥军之中极强。而且因为该部出身于军工自给能力极强的晋绥军,其武器装备相对一些没有后台的杂牌军来说,也相对优良一些。不仅有自己的炮兵,机枪的数量也很充足。如果有朝一日与其交手,倒也不失一个劲敌。
实际上杨震嘴上说如果此人真的趁着自己与蒙疆驻屯军激战之时,抢占归绥、包头一线的话,自己也绝对不会客气。但是杨震也知道,从目前的形势来说,此时绝对不是打内战的时候。虽说狠话已经发出来了,但是真到必须动手的时候,自己恐怕也很难下定这个决心。
这个时候打内战,不管是谁的责任,恐怕都会是千夫所指。而且此人和其部署在对日作战之中屡建战功,与那些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的部队不同。如果真的将他打残了,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都是中国抗战力量的一个重大损失。
换了其他的别的部队,倒也罢了。但是像其所部这样一支抗战劲旅,没有损失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