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家伙居然能在如此紧急的局面,将这架飞机发动起来,并挣扎着飞了回来,无疑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不过佩服归佩服,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在听完汇报之后,黎明还是按照对待所有从敌占区营救回来的飞行员那样,要调政治部和社会部的人对二人进行审查的时候,他的决定却被刚刚听完于明汇报的杨震给否决了。
在抵达齐齐哈尔之后,杨震并没有急着返回佳木斯军区驻地。而是就地留在齐齐哈尔,准备对嫩江军区进行考察。毕竟去年在各个军区刚刚完成组建之后,杨震就被中央抽调入关。对各个军区的组建情况,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琢磨。
等返回军区司令部后,在目前全军又正处于全面换装之际,各种事情繁杂。再想仔细考察一下,可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至于目前为什么还等在机场,原因就更简单了。此次驻齐齐哈尔以及嫩江军区辖区各个机场的所有战斗机几乎全部起飞,以杨震的性格绝对不会不等自己的正在苦战中的部下返回,就先自行离开的。
等机群全体返航后,听完黎明的汇报,杨震可谓一阵阵的心疼。他不是心疼飞机,而是心疼那些飞行员。飞机没有了,还可以想办法再弄。此次苏联和美国运来的战斗机中,因为飞行员数量不足,还有近三分之一放在秘密仓库之中作为储备。
但飞行员的损失,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挽回的。尤其是于明那个中队,几乎所有飞行员都有击坠击落。这一点对于目前没有实战经验的新飞行员还占相当大比例的抗联航空兵来说,是相当难得的。
可现在,整整一个飞行中队,除了护送自己的几个飞行员之外,就剩下于明这个被部下拼死保护下来的中队长。杨震不是反对以打代练的模式,而且他认为这种模式更有助于航空兵的快速成长。
军人是什么,就是要到战场上去真枪实弹与敌人作战。否则即便以最优秀的成绩完成了所有飞行训练,只要一天没有上过战场,那他还不算一个真正的飞行员。永远成不了一名真正的军人。
但在目前有过实战经验的老飞行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之下,这个损失无疑是让杨震相当的心疼。但心疼归心疼,杨震也知道这是成长所必须的代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做到零伤亡,即便是后世的美军也不可能。
尤其在面对日军这样一个顽强与狡诈并存的对手的时候,作战之中付出重大的伤亡很难避免。而对于航空兵这种看起来很风光,实际上伤亡比例并不比陆军低的军种来说,更是难以避免。
空军比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工业基础、新式飞机的研究和生产能力。更多比的还是一支部队的基础和底子。也就是说飞行员的培养能力。没有训练良好的飞行员,就是给你再多的飞机又有什么用、上了天,不一样还是给人家当靶子?
越是高科技聚集的兵种或是军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越高。要不怎么说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一个步兵三个月的时间可以成型,半年之内就基本上能合格。但半年的时间,只够一名飞行员完成理论培养。
与陆军的人员密集型不同,空军作为一个出现还不到三十年的新军种,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相当的高。如果说陆军需要的是人员,那么空军需要的就是实打实的人才。这两点可谓是根本不同。
据杨震所知,二战中德国与日本航空兵在空战之中的最终失利,除了自身工业上的原因以及对手新机种研发迅速之外,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战争损耗过大的情况之下,优秀飞行员补充缓慢。
尤其是一贯讲究精英培养模式的日本,在那些战前培养的老飞行员损耗余烬后,新上天的那些菜鸟飞行员每次出击,除了送死几乎没有太多的选择。空战的失利,直接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