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我们就是让人家卖了,还帮着数钱那。”
“老李,你不来找我,我还正要找你。今天我们还得继续和那个格里戈连科少将磨。年底之前,坦克的生产线一定要建立起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把事情敲定下来。你不用担心我,我还年轻熬的住。”
说到引进坦克生产线的事情,李延平琢磨了一下道:“现在引进的事情已经定了,目前的差别就在型号和怎么支付费用上。现在我们的分歧主要就是集中在这两个方面,而且主要就是支付手段上。”
“老杨,我看从眼下的形势看,全部从江北获得贷款希望已经不大。老大哥的鼻子很灵,我们与美国人谈判的事情,他们应该已经知道。他们坚持我们全部用美元购买,应该是已经得到部分消息。”
“江北既然已经决定对我们出售T二六坦克和BT坦克,那么型号上的差别我想不会太大,这个应该可以很快的谈拢。现在主要的分歧就在支付手段上,双方差距甚远。既然江北方面坚持不再提供贷款,老杨你看我们是不是退一步?时间不等人,他们拖得起,我们拖不起。”
“你看在你第一阶段战役结束后,随着我军占领勃利、依兰、密山全境,日军占据的北满地区几个大型煤矿现在都在我们手中。现在东北局和军区手里有鹤立、勃利的七台河地区、密山、穆棱交界的鸡西街煤矿、以及富锦西南部的双鸭山地区四个大型的煤矿。”
“尤其是七台河,我听苏联专家说,都是最优秀的工业用煤。这种优质的工业用煤,即便是在苏联也极少。我从查获的日伪资料上来看,这四个大型煤矿一年产煤近千万吨。而且都是优秀的工业用煤。”
“这些煤矿一年的产量不低,但我们自身的消化能力有限。加上军工厂以及境内的仅有的几个火力发电厂,以及冬季取暖使用,一年消耗煤炭也就有个百万吨就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煤炭,我们想卖没有地方去卖。想自身消化,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即便按照你的规划,就算全部建成,这么多的煤炭我们也消耗不了。”
“我们先后占领的这几个大型煤矿,解放的矿工连同家属足足有十余万人。这些人年纪不同,你不可能都将他们拉到部队中去。随着农用机械的引进,我们生产建设兵团也一下子安排不了这么多的人。这些矿工连同家属,总得给他们找一个吃饭的地方。”
“为了维持矿工的生活,我们现在非但不能停止煤炭的生产,还要马上着手恢复生产。但生产出来的煤炭又没有人要,只能堆在露天。而苏联远东地区,限制于人口和运力,大部分的煤炭只能靠其从西部调运也不是很方便。”
“生产线的引进,我们可以用现汇购买。至于计划中的那五百辆坦克,我肯我们可以和他们谈判使用煤炭支付。当然如果能谈成,都用煤炭购买那是最好的。这样,即可以节省我们宝贵的外汇,也可以达成引进装备的需要。同时,还能维持这几个大型煤矿的生产,并解决了煤炭销路的问题。”
“你的心思我明白,但是老杨看事情不能单看一方面。我们原来一直进行军事斗争,但在根据地扩大后,经济建设也要提到日程上来。几百万人口的衣食住行,加上几十万煤矿工人、伐木工人的生活我们都要去考虑。”
“我昨天晚上和总指挥、我大哥聊过了。东北工委正在抓紧时间恢复新解放区的煤矿生产,他们同意今后以煤炭为出口对象,除了原来偿还外债之外,向江北购买设备以及一些生活物资。而在军事任务压倒一切的前提之下,出口的煤炭将有很大一部分划拨给军区使用。”
“苏联方面在这件事情上卡我们的脖子,无非是想从我们目前的战果之中分一杯羹,最求自身的利益而已。既然现在我们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