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钨钢改为普通优质钢,枪管采用冷冻处理使得枪管更加耐用。
而出口给六国的钢材中恰恰有这样的冷冻钢管,而且口径都和17型的点五零口径一致,这样一來通过完全手工仿制就能制造出一把一模一样的手枪。
不过一些材料齐国还是无法做到的,比如采用塑料的防滑握柄,齐国无法搞到这样的材料,他们还不明白世界上还有还有这样的材料能够搞出來,不过,一个简单的防滑握柄难不倒齐国工匠,工匠们采取了另外一种材料,薄木片或者是竹片來代替。
在花费了一天半的时间仿制出第一把17型手枪之后,齐国的工匠开始尝试性的大量制造,秦国使用机械可以一个工时内制造出一把手枪,而齐国工匠却要花费一天半的时间,这显然还达不到大规模量产的规模。
齐国工匠开始大量招收学徒进入作坊加工这种手枪零部件,然后这些零部件进行合格测试,最后进行组装,标准化生产在齐国并不新鲜,在女工缝制那些飞艇气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齐制长度单位进行生产。
齐国工匠也对秦国的17型手枪尝试性的改进,主要是弹匣方面,八发弹匣对于战壕内的短兵射击显得有些非常的不够,所以,齐国工匠简单的将延长了手枪弹匣的长度,延长之后弹匣由原來的八发弹改为十三发弹匣,但弹匣的装弹模式依然是单排模式,不是双排模式,双排模式可以大大缩短弹匣的长度,这样可以使得使用者手中的手枪不用显得那样的突兀。
不管怎么说,齐国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挖掘他们潜在的战争资源,手枪的仿制就是潜力之一,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仿制工艺发展自己的兵器制造业,这对齐国來说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