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摇。
果然,第二日下朝之后,朱棣就将叶羽叫到了东暖阁。
“朕昨晚仔细考虑过,觉得目前确实没有比十七弟更合适的人选……”
朱棣的神情看上去还是有些犹豫,不过叶羽此时已经胸有成竹了。
“陛下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在任命宁王殿下为总编纂后,可以请道衍师傅来做监编,负责后期同宁王殿下一同审核稿件,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修正总编纂提出的有偏差的建议。”
叶羽这个提议正中朱棣的心思,如果有人监督,有人间接分去宁王的一些权力,也就可以成为有效的牵制,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只不过……”叶羽故意做出惋惜的神情,遗憾的说:“只不过宁王殿下要常住京城,无法轻易回到封地了。”
叶羽这话虽然说得十分遗憾和为难,但却轻易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朱棣果然被彻底说动了。
在靖难之战中也立有战功的宁王朱权,是此时藩王中地位和实权最大的一位,朱棣若是存了削藩的想法的话,那么宁王则会成为他最关注的一个弟弟。
然而,叶羽指出,如果宁王成为永乐大典的总编纂,那么他将会远离封地,长时间呆在京城里,在朱棣的监视下行动,从各个方面来说其实也不能算是坏事了。
于是,朱棣终于下定决心,启用宁王朱权作为本次修书的总编纂。
正式旨意下达后的第二天起,以宁王为首的修书团队正式进驻文渊阁,开启了永乐大帝在位时第一个辉煌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