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仙玄传说 > 第六十七章 着手炼丹

第六十七章 着手炼丹(2 / 3)

,旁边放着两张木桌,桌前摆着几只木椅,桌上也是尘土微积,看来,在这九仙宫内很少有人来此地看书。

他在室中走了两个圈子,见这些松木书架之上满满的都是书籍,他按照范修所说,找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在两个角落中翻到了那本《百草杂记》和《丹论》。

给门口的老道说了一声,便带着这两本书,回那宣法楼自己的房间去了。

此后的一个多月,霍君白都在用心读这两本书。

《百草杂记》上绘有草药的图册,倒是很方便他识得药草和熟悉草药生长条件,简单易懂,外加他拥有神农之魂的能力,读起这类书籍,尤为轻松。

而那《丹论》一书之中却术语连连,经常看的他一头雾水,他问起小五,小五也是对其一知半解。

所以,他三天两头便得去找范修解疑,范修对丹药所涉不多,但他毕竟学的是正统的道法,炼丹在古代,也是主要道术之一,所以范修对这些有关基础的东西倒还算懂,一一给霍君白讲清道明,如此过了一个多月,他倒也将这两本书读的滚瓜烂熟。

在道家中,炼丹术为炼制外丹与内丹的统称。

外丹术最早源自于距今六七千年前,先秦神仙方术,也就是是在丹炉中烧炼药材等物,以制造“仙丹”,如今也称之为“丹药”。

内丹术则是将人体作为炉鼎,用以习炼精气神,凝结成丹,称为内丹,如今修真界和妖兽界,凡事稍微有点本领的,体内一定会有自身精气神化为的内丹。

古人陈师道曾记载:“道家以烹炼金石为外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为内丹。”

《百草杂记》之上记载,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凡是药材,皆有五行之性,金属性的药材多具有清肃、收敛的作用;木属性的药材多有生长、舒达等作用;凡具有滋润、寒凉属性的,多为水属性药材;而火属性药材多又温热、升腾效用;最后土属性的药材也是最多的,凡具有生化、养育、受纳作用的,皆为土属性药材。

若以味道来辨别,则分为五味,分别是酸、辛、苦、咸、甘。

味酸的药材是金性,常见的有五味子、柴胡、雄黄、葱叶、芍药等。

味辛的则是木性,常见的有生姜、半夏、蜀椒、桂枝等。

味苦的是水性,常见的有地黄、黄苓、黄连、硝石等。

味咸的则是火性,常见的有粳米、石膏、杏仁、大黄等。

味属甘甜,则是土性,常见的药材有甘草、红枣、土参、茯苓等。

这些常见药材普遍用于大部分一品丹药和部分二品丹药,三品以上的丹药就多需一些珍稀药材了,比如凌霄花、青龙叶、白蛇果、通心草等等。

总之,凡是药材,皆有五行属性。

有病,带伤,体弱之人皆是五行失衡之体,这些一二品的低级丹药主要功效是用于祛病治伤,要么就是强身通气,所以这些常见草药中蕴含的五行之气足以够调节、补足人体内所缺或过多的五行属性。

而三品以上的丹药多用于修真之人补足仙力,增强修为之用,普通的中草药已经没有足够的五行之气来炼丹了,必须得依靠稀有药材和妖兽内丹中蕴含的五行能量,来炼化成丹药才可满足修真者的需求。

而炼丹之术,药材和辅料自然必不可少,另一个不可少的东西便是炉鼎,炉鼎又称丹炉。

丹炉多为青铜所制,丹炉内部还要有一个内室,又称‘神室’,约有葫芦大小,这也是丹炉的核心所在。

炼丹时,需要将所有的材料都放置在神室之内,神室上还需安置有一种银制的“水海”,用以炼丹时给丹药降温。

最新小说: 神印王座:圣光背叛,暗牧救世!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斗破:萧家落魄?我破棺而出! 斗罗:武魂方天画戟,我孝出强大 济公:大婚出家?半夜胭脂敲我门 星言 蛊道长生:从炼出烬蛊开始 霍格沃茨的混子教授 暮年长生,从点化白鲛开始 从仙武大隋开始